八瑞物-芥子

  聽說,怒相金剛力士曾向佛陀敬獻過芥子。在佛陀年代,芥子是一種一般的家居食物。正如有關他的寓言所述,他讓一位新近喪子的痛不欲生的母親向無人故去的家庭要一些芥子,每戶都有芥子,但無人能免除喪子之苦。當她聽到他們傷感的故過后,她自己的苦楚逐步減輕。
種芥子是為了剝削食用和點燈用的油。芥子分為白芥子[1]和黑芥子[2]兩種。在古印度,人們視芥子為具有奇特力氣之物,有助于抵擋悉數妨礙和命運的不祥反轉。佛陀在向期望孩子重生的母親提出的勸告中解說了一起的信仰。在舉辦護魔火祭典禮時,芥子是獻給吠陀火神阿耆尼[3]的供品,此刻,它用于斷滅悉數不祥之障。在印度教和釋教密宗教派中,芥子被視為令人感到恐懼的東西,在消除典禮上用于祛除以障魔化身的邪障。用密宗咒語為芥子加持,然后將其燒掉或拋撒以祛除惡鬼或憤恨精靈。操控幼童的精靈叫“紅芥魔”[4],或許指的是猩紅熱。芥子是首要“真言芥子”[5]之一,在金剛乘消除典禮上,它是抵擋有害精靈的禮器。這些兵器能夠做成“朵瑪”[6]、嘎巴拉碗、刻有有毒生靈的圖畫(如蛇、蝎、蛙)的牛角或牦牛角的形狀。在操控氣候的藏族典禮上也運用芥子,此刻,能夠用它來呼喚雷暴或阻撓雷暴。

  內貝斯基—沃杰科茨基[7]在其作品《西藏的鬼魅神靈》[8]一書中描繪了一種叫做“周羅王磨盤”[9]的具有神力的兵器,它就放在拉薩鄰近的卡多寺[10]里。這個兵器是一個雙面磨盤,磨盤的正面刻有非常靈驗的咒語,是用來消除政治怨敵領袖的。擔當此任的住持喇嘛要先捉住敵人的“生命索”[11],把幾粒白芥子捆在上面,然后將它們放在刻有共同咒語的磨盤下進行研磨。明顯,這個進程極為風險,由于隨意碰觸磨盤的人不久就會身亡。
金剛手敬獻的芥子標志著金剛部怙主不動如來[12]其行為便是炸毀悉數財源、侵略及有害影響。

注解:

  [1] 藏文:yung-dkar,白芥子,十字花之物,可入藥。

  [2] 藏文:yung-nag,黑芥子,指油菜子。

  [3] 梵文:agni,阿耆尼,婆羅門教火神。《梨俱吠陀》對他的頌歌僅次于因陀羅。

  [4] 梵文:sarshaparuna,紅芥魔,魔名。

  [5] 藏文:thun,真言芥子,亦稱“真言砂”,宗教徒誦咒加持后用以驅魔的芥子、砂粒等物。

  [6] 藏文:gtor-ma,朵瑪,由糌粑捏成用以供神施鬼的食物。每年舉辦送鬼典禮時,家家戶戶皆要把事前做好的朵瑪拋到門外或大街上。人們以為這樣做,會把影響一家人健康、美好的妖魔鬼魅悉數驅趕出去,然后確保在往后的給假中得到美好和安泰。

  [7] 原文:nebesky-wojkowitz,內貝斯基—沃杰科茨基(1923年~1959年),奧地利藏學家。1948年結業于維也納大學,獲博士學位,留校任教,供職于該校人類學博物館。1950年~1953年參與希臘和丹麥王子彼得安排的中亞考察隊。在印度和錫金鴻溝地帶搜集材料。對藏傳釋教的護法神發生激烈的愛好。1956年出書了《西藏的鬼魅神靈》。還有遺作《西藏的宗教舞蹈》。

  [8] 原文:oracles and damons of tibet,《西藏的鬼魅神靈》,書名。

  [9] 藏文:gshin-rie,閻羅王,亦稱“死主”,一切死人的統治者。

  [10] 藏文:kha-rdo,卡多寺,拉薩東北的一座寺院。

  [11] 藏文:srog-snying,生命索,指生命命脈。

  [12] 梵文:akshobya,不動如來,又稱“阿宗佛”,住東方妙喜國際,如有人勤修六度,發愿生其國者,身后能夠轉世此地。密教以為,他是金剛界五智如來中住于東方者。其塑像常為坐形,左手握拳,右手持“梵函”。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