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學佛發現問題越多,很受沖擊,怎么辦?

問題:

  在每天的日子傍邊,有一些細節不知道怎樣執行,感覺越學問題越多,各種不滿意,很受沖擊,怎樣辦?

如孝法師:

  當咱們發現問題很受沖擊時,這種挫折感是一種苦受。關于修行人來說,咱們不能將之導向心情,而要導向“一切眾生都有這樣的問題”,這時候便開端觀了。榜首念起,第二念要觀,榜首念是發現現實問題,第二念把事歸到理上,在法界的大布景下導向普賢愿。

  有問題是功德,這是“相礙緣起”,它來妨礙咱們,假如咱們用人間人的心態看或許會自卑,落于心情,落于苦受。假如用修行人的心態看,就像看他人的工作相同,但并非不注重。經過這樣的對照,咱們像破案相同看到輪回的依據,了解輪回在哪兒,從這兒建議菩提心——一切眾生都有相似的問題。這時候咱們皈依三寶,要借三寶的資源、渠道處理這些問題。

  由于這一念發心,咱們發菩提心,行普賢愿,心里處處有光亮。再回過頭來看,過往這些事物都是緣起無自性的,行菩薩道是向一切眾生學習討教。眾生有什么問題,現在咱們或許沒有,或許未來有或許曩昔有,這就在十方參學。所以修行和日子結合,咱們只觀點,不看事也不看情,心里從容不迫。

  “因事生情”通往輪回,因事妨礙,咱們用空性看透它,再賦予它大悲。這是咱們的人生任務,也是作為修行人的本懷。在本懷上能夠逗留,于空性上都應無所住。

  這是一個規范的體系與流程,一切的工作都能夠此解密、解讀和對治,最終導歸到普賢愿。咱們將有感有應,積累資糧回向給親人、同參甚至仇敵、冤親;咱們將過得很充分,逾越自己的限制、命運、對錯、心情,活在生命的大光亮境地中。

  怎樣做到呢?咱們要經過不斷的解密,在工作傍邊繼續地鍛煉。或許在某件工作上這樣用心,過了幾天又疲軟,忽然心出疑慮:他人的目光怎樣又不對了?這時候再看咱們的正念,有沒有生起大悲和空性?有沒有認識到,這是自己的業力所感化的呢?所以再次開端,這便是串習。

文章轉自大眾號:如孝法師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