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牌鑒賞,體會館牌】
佛牌界的珠穆朗瑪,阿贊多崇迪,瓦邦坤鵬!給咱們一同賞識、共享一下這尊牌的故事。150年前,九大圣僧阿贊多一手樹立的瓦邦坤鵬寺廟,師傅晚年把悉數的時刻和精力都投入其間,當然,天然也少不了師傅最為人傳揚的崇迪佛牌。佛歷2413年(公元1870年),阿贊多師傅將加持后的這批崇迪佛牌,放入寺廟大雄寶殿后的大佛塔中,這是泰國釋教的傳統,以備后世所需。到了佛歷2436年,寺廟方榜首次開佛塔,取出佛牌結緣信眾;
第2次為佛歷2454年。到佛歷2500年,大殿和佛塔損毀嚴峻,需求從頭補葺,所以寺廟決議將佛塔中的佛牌挖出,對外結緣并籌措相應資金;第三次開佛塔。當年這次開塔,招引了一大批佛牌愛好者,特別是這次從佛塔中挖出的阿贊多崇迪佛牌,結緣價都在1000-3000泰銖之間,視品相好壞決議。留意,在佛歷2500年,也便是63年前,1000泰銖可不比現在,錢是當錢用的啊,一個一般家庭,一個月的吃喝費用也不過二、三十泰銖。所以許多人說阿贊多崇迪佛牌為什么這么貴,其實幾十年前就很貴了,講這些,也僅僅想簡略闡明一下阿贊多崇迪佛牌的魅力。好佛牌便是有這樣的魅力,永不孤負佩帶者的希望,一向都招引一代又一代人!
佛牌經過高僧的開光加持,便是高僧把自己修行的法門融入意念中,一并與修行積累的福報以口述經文等方式,把佛牌注入正能量,使其具有作用力。在這佛牌里,不只含雜著這位師傅終身所修行研習的修為,還含雜著師傅所積累的福報與能量。從而來保佑結緣佩帶的善信,得到一些協助,也便是咱們所關懷的。
結緣佛牌本身既是積德行善一件,也是保佑和協助自己,那結緣的數量就沒有特定的約束存在,依據本身的經濟狀況來結緣就好,一尊是積德行善,三尊、五尊亦是積德行善,不用糾結。再加上佛牌到了現在社會,又多了其“保藏價值”。這些狀況,朋友們也經過不同的媒體途徑也是見到各界人士都有佩帶許多尊佛牌的實例,最引人矚意圖便是泰國的政界和軍界了。
所以,佛牌的恭請和佩帶沒有任何的數量約束,也更沒有在國內撒播好久的誤傳,所謂“佛牌只能戴奇數”之說。泰國每年都會有許多高僧加持一些佛牌,善信也在一向用結緣佛牌來做積德行善,因而依據自己的經濟狀況,喜愛,意圖調配不同的正統佛牌一同佩帶,亦或者是輪番佩帶都是不錯的挑選!
佛牌最早是怎樣誕生的呢?在泰國古代,高僧偶然會自己刻模具,手藝限制一些,免費送給有需求的人,所以這些陳舊的佛牌一般都很粗糙,乃至品相很差。
為什么咱們現在請佛牌,老牌往往比新牌貴?由于老牌好,它不觸及錢,發心好。并且曾經一般的和尚根本不會做佛牌,都是一些高僧大德才會制造。和尚們制造出來,也不是為了盈余,便是送給信徒。
后來跟著年代的前進,做佛牌的和尚和寺廟也越來越多,到了現在,一些寺院和和尚就演化成了為了貪欲、商業塵俗利益而制造佛牌。乃至還呈現了一些商人自己制造佛牌,請和尚念經攝影,然后推行、虛擬炒作師父等等,這便是商業了。
除了商業牌和假牌,其它佛牌都是正派牌。盡管佛牌都是崇高的,可是也有高低。泰國人判別一個佛牌好不好,便是看這個佛牌符不符合下面三個條件。
榜首,師父好。一個佛牌是高僧制造的,固然是積德行善,可是假如不是高僧,只要是靠譜正規的師父制造的佛牌,那也是好的。咱們看師傅,最主要看什么?師父守不守戒律?當了多少年和尚?師承是哪一位師父?在泰國口碑怎么?信徒多不多,等等。
第二,資料好。佛牌為什么好,資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要素。一個佛牌放了什么圣物、圣粉,摻了那些上一輩師父的資料,等等,以及制造的時分是不是依照傳統和法門,還有最終的加持是不是仔細,都是很重要的要素。
第三,發心好。這是什么意思呢?便是說師父制造這批佛牌,到底是處于什么意圖去制造的。是為了自己呢?仍是為了謀福眾生,做積德行善,比如說修廟修橋、造路、建校園等等,這些都是屬于好的發心,而假如是落入或人的口袋或錢包里,那就不是好的發心了。本文由師兄收拾,:324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