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古德禪師
百丈懷海禪師早年在廣東潮陽西山依慧照禪師落發,又到衡山依法朗受具足戒,隨后又前往廬江浮槎寺閱藏。當時馬祖道一在南康弘法,百丈懷海禪師慕名前往參學,成了道一門下首座,侍奉師父六年之久,最終得到了印可。不久有檀越請百丈懷海禪師前往洪州新吳大雄山去弘法,并另創禪林。那里水清山靈,山巖兀立千尺許,故號百丈巖。不久四方禪客云集,以黃檗希運、溈山靈佑為上首,從此百丈叢林門風大盛。在禪宗史上,有“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的說法,可見百丈懷海禪師對禪門的貢獻。
百丈禪師每次上堂,都會看到一個老者隨眾聽法。
一天,百丈禪師說法完畢,僧眾全都退去,只有這個老者依舊逗留在原處,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禪師問道:“立者何人?為什么在此地躊躇?”
老者回答說:“我并不是人,而是一只野狐貍,在五百年前曾住此山。過去曾在這里修行,一位學僧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我脫口說道:‘不落因果!’結果墮在野狐身,今天請禪師代一轉語,希望能脫野狐之身!”
百丈禪師聽后,慈悲地說道:“但問無妨!”
老者合掌問道:“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
百丈禪師答道:“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禮告辭說:“我已經脫去五百世狐身之苦,尸首就在山后,還望師父依亡僧禮燒送。”
次日,百丈禪師帶領眾僧到后山尋找亡僧,在石巖之下的洞穴里找到一只死去多時的黑毛大狐貍。齋后按送亡僧之禮火化。
這只落入畜生道的野狐精,就因為修佛法的證量不究竟、不圓滿,還沒有開悟明心見性,就憑自己妄有的思維,不懂裝懂地指點其他修佛之人,而付出了慘痛的惡果報應。佛教的修因證果,正是因果律的體現。野狐認為修行之人可以不落因果的窠臼,恰恰是陷入了邪見,屬于“大妄語”,結果受了“野狐身”之報。
百丈禪師的“不昧因果”,實乃至理名言,因為即使是諸佛菩薩到世間來也會受果報的,雖受果報但他清楚、他明了。知道果報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哪一世、哪一生、哪一劫造的。大修行人雖受果報,既不起心也不動念。故無門禪師曾有頌云:
不落不昧,兩采一賽;
不昧不落,千錯萬錯!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