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稱:NaDoon古佛塔出土1000多年歷史PraPeangTad古佛牌
年份:佛歷1556年以前
寺廟:NaDoon古佛塔
加持師傅:古代圣僧
法相: PraPeangTad
材質:寺廟圣土
法門:主成就夢想、完成生活及工作中的種種心愿、讓人生活美滿、衣食無憂、掃清業障、清楚違緣與磨難、辟邪擋煞、鎮宅安居、遠離是非
備注:NaDoon古佛塔出土1000多年歷史PraPeangTad古佛牌,出土自泰國Ma
Ha Sa Ra Karm府內的Kru Na Doon,即Na Doon古塔,根據泰國古佛專家的定義,至少在1000年歷史以上,相當于我國的北宋天禧元年以前,算是非常久遠的佛像了,也是南傳佛教早期佛像制作后經典入塔的佛像類型。這時期我國的藏傳佛教也逐漸走入正軌,經過了各種政治及宗教之間的爭斗后,佛教有了各項規章制度,僧侶的修行和自我修養有了很大的進步,前藏、后藏、衛藏等地繁盛發展。與此同時藏傳的佛塔一樣有入藏擦擦的習俗,模式與南傳佛教這時期入塔佛牌的形式類似,但有部分為非加持的,主要是老百姓自發制作的原因,且數量較南傳佛教的更多,根據北傳制度而言,有時有修十萬尊佛的慣例,所以有時候出土的土質擦擦反而還不貴。南傳佛教的出塔古佛,根據宗教制度基本都有加持,老百姓一般不會單獨制作,都是地方僧團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加持和制作上就宗教價值來講更大一些。
這期PraPeangTad佛牌主要以寺廟圣土制作,微觀世界下可以看到多種粉質顆粒的混合,多根據寺廟所在地的土壤構成有關。設計上,版模名為Pim
7 Pra
Ong,意思是7尊佛像,代表了佛牌上留存下來的可看到的七尊佛祖像。就事論事來講,其實保存的品相不算很好,如果是全品的話,保存的可見佛像應該會更多。泰國這種多尊佛牌,其實很像一種石碑,不是代表五方佛、十方佛這類小數量的主佛,而是代表更多的佛,經常以十尊以上的佛出現在一塊佛像石碑上,尺寸上從幾厘米到幾十厘米的都有出土。本尊出現的碎裂已經無法知道全品到底有多少尊佛了,可以清晰看到的是六尊佛的全身姿態,一尊佛的頭部和軀干部分,腿部已經流失,還有一尊的佛的頭部部分,所以其實這期佛牌的版模叫做Pim
8 Pra
Ong,即8尊佛像也是可以的。由于保留品相問題,這期古佛市值其實并不算高,聽上去北宋距今歷史久遠,但是其實出塔佛作為宗教價值極高的收藏并不是很難入手,起碼有瑕疵的非全品還是老百姓能夠承受的價格范圍。
PraPeangTad雖然不是歷史最為久遠的佩戴類型圣物,但實際這類圣物作為小型供奉類圣物時要早于最早的佩戴類型佛牌帕洛和帕空。南傳佛教在佛滅一百年以后有產生了,北傳佛教其實漢傳佛教是在公元元年前后,而藏傳佛教成型是公元八百年左右,泰國佛教作為南傳佛教的代表圣地,有很多歷史久遠的佛教圣物產物,也是世界各地佛教收藏愛好者的重點關注點。本尊這樣的古佛在宗教研究和收藏方面有著近現代佛像無法取代的意義,雖然無法定義到底哪位高僧加持,但實際現如今本為末法時期,很多高深的法術都在歷史長河中消亡失傳,早期的圣物中很有可能就包括了古代不為現代人知道的密法,一樣具有實際的佩戴和供奉價值。根據種類特性來定義,功德利益主成就夢想、完成生活及工作中的種種心愿、讓人生活美滿、衣食無憂、掃清業障、清楚違緣與磨難、辟邪擋煞、鎮宅安居、遠離是非,符合當時佛教傳播的思想和時代特點。誠意推薦,原創博文,非合作牌商請勿盜用。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