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時應(yīng)該念這幾句偈頌

    咱們拜佛的時分,必需求必恭必敬,不行以東看看、西看看、前望望、后望望,不行以這樣。你這樣,那便是沒有誠意,沒有專注。你拜佛就專心拜佛,持咒就專心持咒。

  

  如同咱們在佛堂這兒拜佛、誦咒的時分,不要聽見樓上有一個什么聲響,心就跑到樓上去了;樓下有一個聲響,又跑到樓下來了;街上有一個聲響,心又跑到街上去了;門有一個聲響,心就跑到門那兒去了,不行以這樣跑。

  

  不要管閑事,由于你拜佛比什么都重要;你誦經(jīng)、持咒也比什么都重要。除非特別叫你辦理工作,你再去辦理工作;沒有叫你辦理工作,你不要管閑事,這姿態(tài)你就能專注,這才是真實地供養(yǎng)佛,真實地禮拜佛。

  

  真實的專注便是用一個心來拜佛,來誦經(jīng)、持咒,才干有感應(yīng)道交的力氣。所以各位說:“我拜了這么多佛,念了這么多經(jīng),持了這么多咒,啊!我修行了這么多年,一點什么成果都沒有!”

  

  你想要成果什么?你在那兒拜佛,盡打夢想,盡胡思亂想,一邊拜佛,一邊打夢想,一邊管閑事,這怎樣會有感應(yīng)?所以修道必需求專注其心。

  

  我曾經(jīng)對你們說過,我讀書的時分,在我的周圍或許有打鼓、打鐘的,都不能打亂我,我不被這個鐘聲、鼓聲所轉(zhuǎn),能聚精會神來讀書。那么說這鐘鼓的聲響,我是不是聽不見呢?不是的,也聽得見,可是就不被這種聲響搖擺讀書的心。咱們現(xiàn)在拜佛,也應(yīng)該這樣,專心拜佛,不被其他的閑雜聲搖擺咱們的心。

  

  拜佛的時分,應(yīng)該念這幾句偈頌: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yīng)道交難思議

  

  我此道場如帝珠諸佛菩薩影現(xiàn)中

  

  我身影現(xiàn)諸佛前頭面接足皈命禮

  

  “能禮所禮性空寂”,

  

  能禮便是指咱們,咱們現(xiàn)在是一個能禮拜諸佛的眾生,咱們“所禮”拜的便是十方諸佛,我這個能禮拜的眾生和我所禮的十方諸佛,這兩種都是空寂的。那么說:“空的就不要禮啰!已然空,還要禮他做什么?”不錯,賦性是空的,無為是空的;可是你想要證得無為法,先要從有為上做起。

  

  所以你沒有證到空寂這種空理的時分,不行以說:“已然空,我也不要禮佛了,佛也不要受我的禮,這原本都是空的嘛!”原本都是空的,這是真空;可是你要從妙有上著手,你要禮拜,所以這叫能禮所禮性空寂。

  

  “感應(yīng)道交難思議”,

  

  盡管性空寂,可是中心可有一種感應(yīng),這感應(yīng)道交是不行思議的。你這兒禮佛,佛受你的禮,你增加你的?;?,這是感應(yīng)道交難思議。

  

  “我此道場如帝珠”,

  

  我這道場就如同帝釋天的寶珠,這寶珠什么都會現(xiàn)出來。

  

  “諸佛菩薩影現(xiàn)中”,

  

  十方全部諸佛菩薩法身的影都會在這寶珠現(xiàn)出來。

  

  “我身影現(xiàn)諸佛前”,

  

  我現(xiàn)在在這兒拜佛,我這身形、這個影就現(xiàn)到十方諸佛的面前,所以你供養(yǎng)一佛,也便是供養(yǎng)全部佛了;你供養(yǎng)全部佛,也便是供養(yǎng)一佛。那么我的身體和諸佛的身體都相互在這寶珠現(xiàn)出來。

  

  “頭面接足皈命禮”,

  

  我的頭面和手都接到佛足上,我專心皈命頂禮。

  

  在拜佛的時分,要誠意誠意來念這幾句偈頌。你拜哪一尊佛,就加上哪一尊佛的姓名,比如我拜釋迦牟尼佛,就說:“釋迦如來影現(xiàn)中,我身影現(xiàn)釋迦前,頭面接足歸命禮?!蹦闳舭萦^音呢,就說:“觀音菩薩影現(xiàn)中,我身影現(xiàn)觀音前,頭面接足皈命禮?!痹诎莘鸬臅r分,你若能專注其心,那個感應(yīng)道交就不行思議。

  

  所以不論哪一位在念佛時,就要像一個念佛的,不要遍地看,不論那里有動態(tài)、有聲響,都不需求管它,便是不論閑事。

  

  那么念佛時要專注,拜佛時要專注,供養(yǎng)佛時要專注,你誦經(jīng)的時分也要專注,持咒的時分更要專注。所以咱們這兒誦經(jīng)持咒,周圍有什么聲響,咱們都不知道,那便是得到持咒三昧了。你說這么多年也沒有得到什么感應(yīng),你那兒盡打夢想,怎樣會有感應(yīng)!

泰國佛牌

法事刺符預(yù)定已開端

更多概況長按增加老友咨詢


隨機文章:

發(fā)表回復(fù)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