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聽人說:「人要修心養性。」其實光是「修心」仍是年月的。人體上有眼、耳、鼻、舌、身、心等六根,他們每天觸摸六塵,攀緣外境,誘惑咱們做作種種的惡業,因而佛經描述六根好像六個響馬,不時在盜取咱們的功德法財。咱們要怎么防止遭到「六根」所害,便是要做好六根的修行。六根怎么修行,闡明如下:
榜首、眼能見己身之過:
一般人的眼睛,都是用來看他人的差錯,卻看不到自己的缺失,因而整天厭煩這個、不滿那個。假如咱們能改動自己,不再光看到他人的不是,而能「反觀自照」,看到自己的過錯、自己的不是,這便是眼睛的修行。
第二、耳能聞逆耳之言:
俗語說:「良藥苦口,忠言逆耳。」一般人的耳朵,只喜愛聽他人讚美我,說我的好話,但對朋友誠實的勸告,卻是置之不理,甚誠意生惡感。假如咱們現在能歡欣納受他人的規過、勸諫之聲,乃至「聞過則喜」,這便是耳朵的修行。
第三、鼻能嗅圣賢之香:
有人描述,鼻子追逐香臭之味,就像「探子」探問軍情相同,可見鼻子的敏銳。不過一般人的鼻子,一天到晚僅僅追逐飲食的香味,假如咱們能從而嗅到圣賢品德的芳香之味,這便是鼻子的修行。
第四、舌能嚐真理之味:
舌能嚐鮮,是謂「口福」,一般人更以可以嚐盡全國的珍饈美味,是為極大的福報。不過,「病從口入,言多必失。」這也是人盡皆知的道理,所以咱們最好要讓舌頭常常咀嚼真理的法味,從而能口宣佛法真理,這便是舌頭的修行。
第五、身能觸清淨之境:
人的身體喜愛觸摸冷熱適中、柔軟細滑的東西,所以咱們要坐沙發、睡床鋪,享用涼氣等。假如能偶然到寺院道場去禪坐、禮拜、端身、正派,讓身體感受清淨的境地,這便是身體的修行。
第六、意能思慈和之樂:
語云:「人不自私,不得善終。」一般人每天心心念念想到的,都是自己怎么獲利、怎么揚名、怎么發財、怎么成功。假如咱們可以從而想到:我要慈善、我要公平、我要平和、我要助人。尤其要可以有「希望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泰」之念,這便是心的修行。
修行非口頭上、意念上、說給人家聽的修行,而是要能真實地去實修、實施。修行不用談了生脫死,先把六根修得好,就已是功德無量。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