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學常識:四事供養-梵學常識

四事供養

臥具、衣服與醫藥、飲食合稱“四事供養”,是信眾對僧眾的供養物。在原始釋教的戒律中,常常評論有關衣食的問題,例如佛陀制戒規則,每一個出家人只能具有“三衣一缽”,超越此數便是犯戒,即使是佛陀自身,也據守此戒。因而,當佛陀的姨母供養佛陀兩件親手縫制的金縷袈裟時,佛陀則將其間一件轉贈別人。這是闡明出家人澹泊物欲,日子力求簡略,不在衣著上操心,而以修行、品德、慈善來莊重自己,因而能開闊無限廣大的國際。

不過,釋教自東漢傳入我國,歷經各個朝代的開展,由于文明風俗不同,以及遭到政治等要素的影響,僧服的款式和色彩由來紛雜紛歧。

民國初年,太虛大師竭力倡議僧服一致,佛光山多年來也力行實踐,從短褂、羅漢褂、長衫到袈裟,完全由常住一致制造,因而,款式、色彩都能整齊劃一。由于僧服的一致,也是復興釋教,重整僧伽準則的重要一環。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