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孝子經》白話文-佛經譯文

《佛說孝子經》白話文

世尊問他的眾比丘弟子們,說:“母親生育孩子,先妊娠十個月,身體好像得了沉痾相同,在臨出產時母親的境況十分風險,一起父親也會十分焦慮懼怕,他們的心境都難以言說。生完孩子之后,由于對孩子誠懇的愛以至于母親的血都化為了乳汁,喂食孩子,給孩子洗澡,購置衣服飲食,教育孩子,讓他理解要恭順師長朋友,要忠心伺奉自己的君長。孩子高興爸爸媽媽就欣喜高興,假如孩子苦楚爸爸媽媽就憂慮著急。孩子出門爸爸媽媽就牽腸掛肚,回到家里爸爸媽媽就關心慰勞,生怕孩子哪里欠好、生怕孩子做不善的行為。爸爸媽媽的恩德便是這樣,當何故酬謝呢?”

比丘們答復說:“唯有盡心盡禮的以慈心供養爸爸媽媽,以報親恩。”

世尊又問:“假如兒女讓爸爸媽媽吃種種甘旨的飲食,聽種種美好的音樂,穿名牌光鮮的衣服,并以雙肩擔負雙親走遍國際,這樣畢生的行持來酬謝爸爸媽媽,這樣做可以說是孝嗎?”

比丘們答復世尊說:“這應該是最大的孝了。”

世尊告知比丘們說:“這并不算是孝啊。假如爸爸媽媽至死不悟,不尊奉佛法僧三寶,兇橫暴戾,盜竊無理,邪淫外遇,妄語詐騙,嗜酒荒亂,違反正路,做兒女的要竭力勸導爸爸媽媽,令爸爸媽媽覺悟、棄暗投明。假如爸爸媽媽不聽勸說、仍是依然懵懵懂懂不覺悟,兒女則要以善巧譬喻的辦法闡明牢房懲罰的可怕,以及身后墮入陰間受無量苦的恐懼。假如依然無法壓服爸爸媽媽改惡向善,兒女就要使出“苦肉計”了,所謂一哭二鬧三上吊,絕食示威,爸爸媽媽盡管不明道理,但爸爸媽媽肯定會由于心愛子女、懼怕兒女尋死,也就會牽強容許歸依正路。假如爸爸媽媽棄惡從善,奉持五戒,所謂不殺生、不盜竊、不邪淫、不妄語、不喝酒,則宗族之內,必定親慈子孝,夫正婦貞,親屬友善仆使依從,并得諸佛菩薩天龍鬼神的護佑,君臣大眾的愛戴,令偽君子鬼魅無法損傷,所以雙親在世安泰,壽畢生天,值遇諸佛,聽聞正法,修行圣道,終究就會永遠離苦得樂。”

世尊接著告知比丘們說:“人間沒有終究的孝,只要這樣才是真實的孝。假如能令爸爸媽媽去惡為善,奉持三皈五戒,即便爸爸媽媽早上奉持晚上就命終,這樣所報爸爸媽媽的恩也超過了雙親哺乳養育之恩,并且有無量不可數的大利益。假如不能以三寶化導爸爸媽媽,即便孝養爸爸媽媽也不是真實的孝。

貪著女色,愿望無度之人,行同禽獸,自古以來因而喪身毀家者不可勝數,所以出家人單身不娶,清凈心志以道為業,奉持佛戒者。

作為君主當維護自己疆土,作為臣子則盡忠職守,以仁愛心來對待自己的公民,且能父慈子孝,夫信婦貞。優婆塞優婆夷(指在家男女居士)能這么做,則世世逢佛見法,究竟證得圣道。”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