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冬節氣的詩句古詩
立冬節氣古詩如下:
1、《立冬》(唐)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2、《詠廿四氣詩,立冬十月節》(唐)元慎
霜降向人寒,輕冰澡水漫。蟾將纖影出,雁帶幾行殘。
田種保藏了,衣裘袈造看。野雞投水日,化蜃不將難。
3、《立冬》(宋)紫金霜
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冬風呼。黃楊頑強尤一色,白樺優柔以半疏。
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擬約三九吟梅雪,還借自家小火爐。
立冬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陽黃經達225°,于每年公歷11月7-8日之間交節。立冬是時節類節氣,表明自此進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保藏也。
立冬,意味著氣憤開端閉蓄,萬物進入療養、保藏狀況。其氣候也由秋季少雨枯燥向陰雨寒凍的冬氣候候突變。
立冬后,日照時間將持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持續下降。由于地表儲存的熱量還有必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時期還不是很冷;跟著時間推移,冷空氣活動逐步頻頻,氣溫下降趨勢加速。
立冬的詩句
立冬的詩句如下:
1、旱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陸文圭《立冬》。
2、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陸游《立冬日作》。
3、風月不幸人自老,江山無恙客重游。——吳綺《立冬前一日同集生玉亭游君山登望江樓》。
4、已過重陽種菊花,留連秋色帶霜華。休言明日朔風起,腸斷天邊人憶家。——葛紹體《煙雨館立冬前一日》。
5、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李白《立冬》。
6、上一年冬至尺雪,本年立冬雪盈尺。——宋琬《苦寒行》。
7、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錢時《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
8、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李白《冬日歸舊山》。
9、羈旅立冬時,凄風擗面吹。——李英《立冬客館病坐》。
10、睡覺不知雪,但驚窗戶明。飛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尤袤《雪》。
11、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釋文珦《立冬日戶外行吟》。
12、已涉初冬節,還看九日花。勿辭開口笑,青絲斗霜華。——查慎行《立冬日招李少峰偕寓中諸子賞菊限韻二首其一》。
關于立冬的古詩有哪些
送走霜降,迎來立冬。還來不及喝彩秋色的贈予,就迎來冬日的美意。在最落葉時節,一起來賞識最美的立冬詩詞吧!
一、古詩里的立冬之美:
唐代的詩人元稹在《詠廿四氣詩·立冬十月節》中描繪了立冬的景色:
霜降向人寒,輕冰淥水漫。蟾將纖影出,雁帶幾行殘。
田種保藏了,衣裘制造看。野雞投水日,化蜃不將難。
在立冬這一天,詩人真切感受到了陣陣寒意,經過天地萬物的改變,將立冬的氣候特征水始冰,雁南歸,雉入洪流為蜃生動地呈現出來。
這首詩的意思是霜降最終的冬風瑟瑟吹向人們,薄冰之上,明澈的水漫過。月亮的瘦影呈現了,大雁帶著殘留的幾行身影排成行往南趕。莊稼搜集貯藏完畢,皮裘加工制造后十分耐看。野雞們紛繁鉆進水林中不見了,似乎一會兒都化為了“大蛤”。
看詩人左河水在著作《立冬》中對立冬景色的描繪:
冬風往復幾寒涼,疏木搖空半綠黃。
四面修堤防旱澇,萬家曬物備保藏。
著作描繪了我國大部分區域在立冬節氣里的特征,西冬風往復南下所帶來的降溫氣候, 使萬木凋謝,落葉紛飛。江南區域的鄉村在抓住進行農作物的收割、曬藏及人們進行水利及農田工程建造等作業的情形。
二、立冬時節古人們怎樣過的呢?
唐代詩人李白在立冬是喝酒寫詩度過的: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李白筆下的立冬,是詩意溫暖的。立冬之日,氣候冰冷,墨筆凍住,正好偷閑不寫新詩,火爐上的美酒時常是溫熱的。醉眼觀看月下硯石上的墨漬斑紋,模糊間以為是大雪落滿山村。
這大約是冬夜的李白,呵手舉筆,執盞就爐寫下的語句。有詩、有酒、有火爐,再加上雪,這樣的冬日,真是詩意又溫暖呀。
宋代蔣捷則是在《壽東軒立冬前一日》記載了他另一番的立冬日子:
錦堂寒早近,開爐時也。香風遞也。是東籬、花深處也。料此花、伴我仙翁,未肯放秋歸也。
嬉也。繒波穩舫,鏡月危樓,釂瓊酡也。籠鶯睡也。紅妝旋、舞衣也。待紗燈客散,紗網日上,便是嚴凝序也。換青氈、小帳圍春,又還醉也。
立冬時節,蔣捷是隨性的。當秋霜初顯,氣候漸寒時,菊花仍然盛放,蔣捷說:定是仙翁不愿放秋歸去。立冬時節,詞人縱情嬉戲,看歌舞,喝美酒,待客人散去,氣候愈加酷寒,換上青氈,小帳里如春,又醉了一場。
誰說冬日只要酷寒,還有歡欣。
而宋代沈說在立冬則是賞菊度過的,《次韻古愚立冬日觀菊》:
閑繞籬頭看菊花,深黃淺紫自窠窠。清于檐卜香尤耐,韻比猗蘭色更多。
九節番疑今天是,一樽未覺晚秋過。從教青絲須簪遍,且任當筵作笑歌。
冬日時節,菊花怒放,詩人繞著籬笆縱情的賞識。他說菊花比檐卜更香,比蘭花的色彩更多。閑情之下,一杯酒過,都沒感覺暮秋到了。聽憑咱們將菊花插上花白頭吧,就當酒筵上的笑談算了。
冬至怎樣能少的了梅花呢,在宋代詩人朱淑真的《冬至》中便描繪了冬至梅花:
黃鐘應律好風吹,陰伏陽升淑氣回。葵影便移日長至,梅花先趁小寒開。
朱淑真是南宋聞名女詩人,但是在宋朝,女人的活動半徑并不會太大,所以冬至梅花也便是她們重要的趣味了。
古詩描繪了冬至節這天,氣候晴朗,半暖半寒。明媚的陽光和芳香初開的梅花,如此新鮮,讓她歡欣。她站在閣樓上眺望著。冬至節這天,果然是好日子,和暖的風吹來,現已感覺天地間夸姣的陽氣上升。那向著太陽的冬葵,花頭一向向著陽光,梅花在這陽光里,趁著半暖半寒,滿意敞開。
為了便于對立冬的詩句的了解,下面擴展介紹一下關于立冬的小常識: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的開端。表明自此進入了冬季,意味著風雨、干濕、光照、氣溫等,處于轉折點上,開端從秋季向冬氣候候過渡。
諺語說“秋收冬藏”,所以萬物在冬季閉藏,冬季是享用豐盈、療養生息的時節。立冬,是民間“四時八節”之一,在古代我國一些方會在立冬舉辦祭祀、飲宴等活動,作為重要的節日來道賀。
關于立冬的詩句有哪些
1. 關于立冬的詩句
關于立冬的詩句 1. 關于立冬的詩句古詩大全
1、宋·陸游《立冬日作》
室小財容膝,墻低僅及肩。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平生師陋巷,到處一悵然。
2、《論語·陽貨》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何言:說過什么?四時:四季。行:運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四季照樣運轉,萬物照樣繁殖。
3、《左傳·昭公四年》
冬無愆陽,夏無伏陰,春無凄風,秋無苦雨。
4、宋·仇遠《立冬即事二首》
奇峰浩蕩散茶煙,小雨霏微濕座氈。肯信本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裝棉。
5、紫金霜《立冬》
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冬風呼。黃楊頑強尤一色,白樺優柔以半疏。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擬約三九吟梅雪,還借自家小火爐。
6、明·王稚登《立冬》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里過。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7、宋·釋文珦《立冬日戶外行吟》
吟行不憚遙,景色盡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
8、唐·盧照鄰《釋疾文·悲夫》
春也萬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見其盛而知其闌;秋也嚴霜降兮,殷憂者為之不樂;冬也陰氣積兮,愁顏者為之鮮歡。
9、唐·李白《立冬》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10、宋·仇遠《立冬即事二首》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2. 關于立冬的古詩名句
1、《立冬》
【明】王稚登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里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2、《立冬》
【唐】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3、《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
【宋】錢時
昨晚清霜冷絮裯,紛繁紅葉滿階頭。
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
立冬意味著進入冰冷的時節,人們傾向進食可以驅寒的食物。立冬,閩中俗稱“交冬”,意為秋冬之交,立冬“補冬”。在廣東的潮汕區域,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飯。
在汕頭,人們立冬吃用蓮子、香菇、板栗、蝦仁、紅蘿卜等做成的香飯,這些也都是溫熱的食物。在北方,立冬的規則是吃餃子,由于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季耳朵就不受凍。
立冬節氣,高空西風急流在亞洲南部區域已徹底樹立。此刻高空西風南支動搖的強弱和東移,對江淮區域降水氣候影響很大。
當亞洲區域成緯向環流,西風南支動搖偏強時,會呈現大范圍陰雨氣候。此外,緯向環流完畢和經向環流也會樹立,并有寒流和大幅度降溫。立冬前后,我國大部分區域降水明顯削減。
3. 立冬的詩句有哪些 關于描繪立冬節氣的詩句古詩賞析
1.
奇峰浩蕩散茶煙,
小雨霏微濕座氈。
肯信本年寒信早,
老夫布褐未裝棉。
——宋·仇遠《立冬即事二首》
2.
落水荷塘滿眼枯,
西風漸作冬風呼。
黃楊頑強尤一色,
白樺優柔以半疏。
門盡冷霜能醒骨,
窗臨殘照好讀書。
擬約三九吟梅雪,
還借自家小火爐。 ——紫金霜《立冬》
3.
立冬猶十日,
衣亦未裝綿。
深夜風翻屋,
侵晨雪滿船。
非時良可怪,
吾老最堪憐。
通袖藏酸指,
憑欄聳凍肩。
枯腸忽蕭索,
殘菊尚鮮妍。
貧苦無衾者,
應多疾病纏。
——宋·方回《九月
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見北人云大都是時亦無》
4.
秋風吹盡舊庭柯,
黃葉丹楓客里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
今宵寒較昨宵多。
——明·王稚登《立冬》
5.
凍筆新詩懶寫,
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
恍疑雪滿前村。
——唐·李白《立冬》
4. 立冬的古詩詞
九月開畦種晚菘,青苗小樣細小巧。一簾夜雨滋根潤,籬畔新菊綻蕊紅。
細碎時光能靜好,許人舊夢亦模糊。冬季又至需呵暖,菘味高湯綴綠蔥。
樓旁奇事引徜徉,花季景色霜季來。
不是秋溫留此地,也非青帝戀紅腮。
網屏春透佳人意,才女情傳詩子懷。
定是詩懷藏不了,春心散向小亭臺。
雪
銀裝素裹輕如毛
隨風起舞多妖嬈
變幻仙子入凡塵
不為紅塵自逍遙
七律《依韻特謝圣姑賜湯有作》(新韻)
每嘆霜臨勞玉蔥,蘭漿盆底見顏紅。
游絲裊娜香嵐細,瓊液氤氳月碧濃。
碎嚼梅芝情散亂,頻斟綠蟻笑模糊。
病身疏懶人世事,為報峨眉一動容。
5. 關于立冬的詩詞有哪些
奇峰浩蕩散茶煙,小雨霏微濕座氈。
肯信本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裝棉。 ——宋·仇遠《立冬即事二首》 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冬風呼。
黃楊頑強尤一色,白樺優柔以半疏。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
擬約三九吟梅雪,還借自家小火爐。 ——紫金霜《立冬》 立冬猶十日,衣亦未裝綿。
深夜風翻屋,侵晨雪滿船。非時良可怪,吾老最堪憐。
通袖藏酸指,憑欄聳凍肩。枯腸忽蕭索,殘菊尚鮮妍。
貧苦無衾者,應多疾病纏。 ——宋·方回《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見北人云大都是時亦無》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里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明·王稚登《立冬》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唐·李白《立冬》 吟行不憚遙,景色盡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
6. 關于立冬的古詩有哪些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宋·仇遠《立冬即事二首》
奇峰浩蕩散茶煙,小雨霏微濕座氈。肯信本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裝棉。
——宋·仇遠《立冬即事二首》
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冬風呼。黃楊頑強尤一色,白樺優柔以半疏。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擬約三九吟梅雪,還借自家小火爐。
——紫金霜《立冬》
立冬猶十日,衣亦未裝綿。深夜風翻屋,侵晨雪滿船。非時良可怪,吾老最堪憐。通袖藏酸指,憑欄聳凍肩。枯腸忽蕭索,殘菊尚鮮妍。貧苦無衾者,應多疾病纏。
——宋·方回《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見北人云大都是時亦無》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里過。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明·王稚登《立冬》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唐·李白《立冬》
吟行不憚遙,景色盡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 ——宋·釋文珦《立冬日戶外行吟》
陽淫不收斂,半歲苦常燠。禾黍飼蝗螟,粳稻委平陸。民饑強扶耒,秋晚麥當宿。閔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縮。薈蔚山朝隮,滂沱雨翻瀆。經旬勢益暴,方冬歲愈蹙。深夜發春雷,中天轉車轂。老夫睡不寐,沖弱起驚哭。平明視中庭,松菊半摧禿。潛發枯草萌,亂起蟄蟲伏。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首種不入土,春餉難滿腹。墨客信古語,洪范有遺牘。時無中壘君,此意誰當告。——宋·蘇轍《立冬聞雷》
昨晚清霜冷絮裯,紛繁紅葉滿階頭。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
——宋·錢時《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
室小財容膝,墻低僅及肩。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平生師陋巷,到處一悵然。 ——宋·陸游《立冬日作》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何言:說過什么?四時:四季。行:運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四季照樣運轉,萬物照樣繁殖。
——《論語·陽貨》
冬無愆陽,夏無伏陰,春無凄風,秋無苦雨。 ——《左傳·昭公四年》
春也萬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見其盛而知其闌;秋也嚴霜降兮,殷憂者為之不樂;冬也陰氣積兮,愁顏者為之鮮歡。
——唐·盧照鄰《釋疾文·悲夫》
7. 立冬的詩句古詩
有關立冬的詩句: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宋·仇遠《立冬即事二首》奇峰浩蕩散茶煙,小雨霏微濕座氈。
肯信本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裝棉。——宋·仇遠《立冬即事二首》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冬風呼。
黃楊頑強尤一色,白樺優柔以半疏。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
擬約三九吟梅雪,還借自家小火爐。 ——宋·紫金霜《立冬》立冬猶十日,衣亦未裝綿。
深夜風翻屋,侵晨雪滿船。非時良可怪,吾老最堪憐。
通袖藏酸指,憑欄聳凍肩。枯腸忽蕭索,殘菊尚鮮妍。
貧苦無衾者,應多疾病纏。——宋·方回《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見北人云大都是時亦無》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里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明·王稚登《立冬》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唐·李白《立冬》吟行不憚遙,景色盡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
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
——宋·釋文珦《立冬日戶外行吟》陽淫不收斂,半歲苦常燠。禾黍飼蝗螟,粳稻委平陸。
民饑強扶耒,秋晚麥當宿。閔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縮。
薈蔚山朝隮,滂沱雨翻瀆。經旬勢益暴,方冬歲愈蹙。
深夜發春雷,中天轉車轂。老夫睡不寐,沖弱起驚哭。
平明視中庭,松菊半摧禿。潛發枯草萌,亂起蟄蟲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首種不入土,春餉難滿腹。
墨客信古語,洪范有遺牘。時無中壘君,此意誰當告。
——宋·蘇轍《立冬聞雷》昨晚清霜冷絮裯,紛繁紅葉滿階頭。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
——宋·錢時《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室小財容膝,墻低僅及肩。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平生師陋巷,到處一悵然。
——宋·陸游《立冬日作》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何言:說過什么?四時:四季。行:運轉。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四季照樣運轉,萬物照樣繁殖。 ——《論語·陽貨》冬無愆陽,夏無伏陰,春無凄風,秋無苦雨。
——《左傳·昭公四年》春也萬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見其盛而知其闌;秋也嚴霜降兮,殷憂者為之不樂;冬也陰氣積兮,愁顏者為之鮮歡。——唐·盧照鄰《釋疾文·悲夫》。
8. 立冬小雪的詩詞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宋·仇遠《立冬即事二首》 奇峰浩蕩散茶煙,小雨霏微濕座氈。
肯信本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裝棉。 ——宋·仇遠《立冬即事二首》 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冬風呼。
黃楊頑強尤一色,白樺優柔以半疏。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
擬約三九吟梅雪,還借自家小火爐。 ——紫金霜《立冬》 立冬猶十日,衣亦未裝綿。
深夜風翻屋,侵晨雪滿船。非時良可怪,吾老最堪憐。
通袖藏酸指,憑欄聳凍肩。枯腸忽蕭索,殘菊尚鮮妍。
貧苦無衾者,應多疾病纏。 ——宋·方回《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見北人云大都是時亦無》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里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明·王稚登《立冬》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唐·李白《立冬》 吟行不憚遙,景色盡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 ——宋·釋文珦《立冬日戶外行吟》 《夜泊荊溪》 唐·陳羽 小雪已晴蘆葉暗,長波乍急鶴聲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頭月落溪。 《小雪》 唐·戴叔倫 花雪隨風不厭看,更多還肯失林巒。
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 《小雪日戲題絕句》 唐·張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猶綠槿花然。
融和長養無時歇,卻是炎洲雨露偏。 《春近四絕句》 黃庭堅 小雪晴沙不作泥,疏簾紅日弄朝暉。
歲月已伴梅梢晚,春光先從草際歸。 《和蕭郎中小雪日作》 唐·徐鉉 征西府里日西斜,獨試新爐自煮茶。
籬菊盡來低覆水,塞鴻飛去遠連霞。 寂寥小雪閑中過,斑斕輕霜鬢上加。
算得流年無法處,莫將詩句祝蒼華。 《小雪》 唐·李咸用 松懈陰風里,天邊不可收。
壓松猶未得,撲石暫能留。 閣靜縈吟思,途長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以上文字內容便是小編收拾的關于立冬的詩句和立冬的詩句夸姣詩句的具體介紹,期望可以協助到您;假如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住保藏重視。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