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達哇·循努洛追(1349-1412)

仁達哇·循努洛追(1349-1412),元末明初西藏自治區知名的佛法家,在薩迦派德盛中第一個集密教教學和觀行應成派觀念于一身。他生在薩迦周邊一個全名是仁達康索的地區,傳為吐蕃重臣噶爾·東贊宇松的后代。他幼年父母離婚,由姑姑養育成年人。他曾那樣對姑姑說:“我或是受取薩迦本欽的餽品將西藏放置幸福快樂,或是進到佛家將佛家像太陽光一樣發揚。”一次,他趕到帕欽曲桑貝旁邊皈依,認真聽講發菩提心等基礎佛教和慈悲觀世音法,受居士戒。他18歲時皈依佛門,從覺囊派知名佛學大師薩桑瑪底班欽受沙彌戒,取名字循努洛追。以后,他在薩迦寺仆從娘溫·貢噶貝哇和堪欽·桑結貝學習培訓《釋量論》等因明七論和薩班的《量理寶藏》,及其伍由巴·熱貝僧格的釋論;從致尊上師索朗堅參學習培訓般若學,刻苦鉆研《般若兩萬頌》、《般若八千頌廣釋》、《對法藏》等;從知名譯師絳曲孜摩學習培訓左右對法、《慈氏五論》、無著的《阿毗達摩集論》和《攝大乘論》、《聲明八部》等。他細讀了邦·洛追丹巴譯師(1276-1342)相關因明層面的表述,掌握了無著、世親兄弟二人的唯識觀念和論證方法,編寫了《上下對法廣釋略義》。之后,從頓倫巴舞·貢噶桑波受比丘戒,學習培訓《戒律本經》。沒多久,開始學習觀行,在絳曲僧格的具體指導下刻苦鉆研《中觀理聚六論》、《四百論》、《入中論》,融匯貫通,完成了《中觀本論智慧廣釋》、《入中論廣釋》和《四百論注疏》等學術研究專著,在薩迦派中講談觀行學。

以便全方位把握佛教專業知識,仁達哇再度趕到絳曲孜摩(1302-1380)旁邊,求取《集密》沒動金鋼灌頂,取密號“彌覺多吉”(沒動金鋼)。他在譯師嘉卻貝桑座前學習培訓《金剛鬘》、《文殊金剛》、《世自在》,薩迦傳法金鋼道童;在致尊上師索朗堅參處學習培訓《集密釋明燈論》和《喜金剛》口決、道果等甚深密法;向薩桑瑪底班欽學習培訓《勝樂》等。他參考了薩迦派各位得道高僧和布頓高手 等人到這些方面的關鍵闡述,熟習《集密根本續》的各種各樣注解,融合學習培訓完成了《集密根本續廣釋》、《集密本續現觀論》、《我入供鬘》、《集密五次第論攝義》、《寶性論廣疏》、《致親友書釋》等著作。在杰賽·托邁桑波貝(1295-1369)旁邊,他關鍵學了《修習論》等發愿層面的專業知識。到此,仁達哇早已把握了各種各樣佛家教理和密法觀念,產生了自身的學術思想。1389年,他趕到前藏的澤當、熱振和拉薩市周邊的一些寺廟傳法。宗喀巴聽見他來,前去拜訪,師生共住布達拉小廟討論經教規理,為僧徒講經。嚴格說來,仁達哇是正確引導宗喀巴學習培訓觀行應成派觀念的第一人,乃至危害了宗喀巴的學術觀點,使之變成一代宗師。更關鍵的是他從新明確提出了在西藏自治區尤其是薩迦派中一度被冷淡、靜止不動的月稱論師所邊路傳觀應偏見,更改薩迦派的宗見。他在波絨修習處定居了十二年,在其中五年時間專業辯經、修練,其他七年時間專家教授徒弟。在他的徒弟中,有格魯派創辦人宗喀巴·洛桑扎巴;有擅于爭辯的嘉曹杰·達瑪仁欽和克珠杰·格勒貝桑;有善于著作的白覺喜饒;有以解讀而出名的索朗喜饒和基礎理論基本功扎扎實實、密法成績顯著的貢覺馬勒戈壁扎、貢噶桑波等。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