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傳佛教故事:忘卻天地萬物,無心念經

象駕巋然謾進途,誰云螳臂能拒轍。小象不游于兔徑,大悟不拘小節于小標題。——永嘉大師

北齊時,太原市有一個釋慧寶,記憶能力令人震驚,能記誦出二百多卷佛書,很多佛家的老一輩都很賞識他。

北齊武平三年(公年542年),慧寶從并州考慮,歷經鄴郡,前去艾陵川。他在半途走不對路,困在大山深處當中,夜里就睡在巖山下。哪個巖山仿佛有些人定居過,但又看不到身影。慧寶低下頭頭來,發覺巖上有棵松柏樹,松柏樹的橫枝上掛著一個馨,距地約有一丈多大。

當日夜里,約莫二更時候,有一個佛家弟子身穿草衣,從外邊走入來,邊走邊說:“為何這里有俗人的味道呢?”慧寶馬上站立起來和他施禮。哪個山僧問:“現如今是誰人執政國家大事?”慧寶回應說:“如今的皇上姓高,國號是其他。不明尊者在這里定居有多少日子?”山僧說:“我是以后漢時趕到這兒的,不知道你持誦的是啥經?”慧寶認為自身會誦的經典有二百多卷,內心一些得意揚揚。山僧笑道:“修行的人,不應該這般。因為我會念經,不知道你喜愛聽什么經?”慧寶說:“誦《華嚴經》吧!”山僧馬上誦起《華嚴經》來,他的聲韻悅耳,好似天籟之聲;《華嚴經》誦完,慧寶又請他誦別的的經典,也是誦得一樣脆響。慧寶驚訝道:“那樣大部分的佛經,怎么會誦得一字不漏呢?”山僧回應說:“你是有意念經,我是無心念經。但凡忘卻于天地萬物的就是物我無間。”慧寶了解他是一位圣神,因此乞求他長期性住世,山僧說:“我國以名聞利養對你,你怎能自安?更何況你的情累沒有盡到,住此亦無利處。”來到天明,那人就離開。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