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若虛空等自閑,纖塵不隔萬重山。可伶白天清天客,兩眼巴巴嘆路艱。——明·憨山德清門禪師
宋代大文學家黃山谷詩詞飲譽天地,他的詞風鮮麗,開創了江西詩派。
一次,他去禮謁圓通快遞秀門禪師,圓通快遞秀門禪師早已聽聞他好作艷詞,內心十分發火。剛一碰面就斥責他說道:“男子漢大丈夫有才華橫溢,手上的生花妙筆,應當編寫些有利天下人的見性妙文,怎能自甘愿雕蟲小技!”
然后,圓通快遞秀門禪師又用李公麟畫馬的典故來警示他。
黃山谷機鋒敏銳地自我解嘲說:“門禪師此次將我放到馬肚里了。”
圓通快遞門禪師一臉浩然正氣地喝道:“你作淫詞艷曲,煽動世人的淫心,為此造孽,未來何止生在馬腹,也許也要墜入阿鼻地獄,吃苦無期。”
黃山谷聽后,悚然驚恐,趕忙攝念悔恨說:“謝謝門禪師提示,徒弟從此害怕用文本受罪了!”
黃山谷與祖心門禪師私下頗為緊密。
一天,黃山谷與祖心門禪師討論禪道,門禪師說:“孟子不以二三子隱,這很有可能與禪法不說穿同樣,你做何感受?”
黃山谷回應道:“我比照也不是很清晰。”
之后兩個人一起游山,經行一條蜿蜒曲折的新路,但見翠微拂動人衣,新綠滿眼,一樹桂花樹綻滿樹梢,嫩白淺黃,香氣四溢,沁人心扉,滿山滿谷百卉對外開放,花香撲鼻。
祖心門禪師詢問道:“如何?嗅到芬芳了沒有?”
黃山谷回答:“嗅到了,確實芳香香氣撲鼻!”
祖心門禪師別有所指地講到:“所以說嘛!我并沒有對你瞞報哪些!”
黃山谷將信將疑,回歸后,黃山谷突然詢問道:“門禪師!經上說‘有情無情同圓種智’,這話真的?”
祖心門禪師回答:“這話本色,但因源于你的嘴中,便不真了!”
黃山谷一臉蒙蔽地詢問道:“這怎么回事?”
祖心門禪師沒有回應,只是順手用筷子打餐桌下的狗,狗“汪”的一聲走掉了。
門禪師又用筷子敲了一下餐桌,才慢慢地回答:“狗多情,遭打即跑;餐桌絕情,任你敲擊。情與無情,怎樣得成一體?”
黃山谷依然搞不懂。
門禪師然后講到:“山有山神,水有水神,花有仙女,樹有樹神,地面江河無窮用途。菁菁竹林只不過班若,抑郁紅花皆是妙諦,故情與無情,當能同圓種智。”
黃山谷聽后疑團一肚子,他覺得門禪師得話不合邏輯。
門禪師小結道:“才涉邏輯思維,即非禪道,何曾天地萬物為己哉?”
黃山谷總算有一定的契悟。
他以往的疑云豁然開朗開導,趕忙斂衣拜謝道:“高手,您待再學怎么會這般大慈大悲呢?”
祖心門禪師笑著講到:“我只是希望你可以盡早返回自身的故鄉而已。”
見到水流,便覺光陰如箭;見到花落,盛行諸行無常之感。大家無須將自身獨立,把情與無情對立面起來,應當互相地調合。一切都表露自法性以內,花香鳥語,一切也沒有瞞報哪些,禪心火眼金睛還能不動嗎?
在求道的全過程中,大家通常在網絡一直尋覓,乃至離開了很多歪路,如同一個求道的旅人,跋山涉水千山萬水,走遍嶺頭云朵,任由芒鞋(即麻鞋)磨爛,暮然回首卻察覺自己歷盡艱辛所追求完美的“道”原先就在時下。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