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婆撒空2543坤平,近代最好的坤平,加持年份多,完美品相。大小模,事業(yè)與愛情兩手抓。2543坤平分為白肉,黑肉,金面白,綠化模,泛粉爆漿等。常見的白肉與黑肉。
龍婆撒空出生于佛歷2481年2月3日,星期二。圓寂于佛歷2556年(公歷2013年)龍婆撒空大師在還未出家之前, 就已經是一個高強的人。當年龍婆tim大師曾經有提醒龍婆撒空大師做人是要得到別人對自己的尊重, 而不是讓別人畏懼自己, 要懂得為人處世的道理。而此后, 龍婆撒空大師便想要向龍婆tim大師學習,經文符印以及禪定,并且與佛歷2501年6月4日正式的來到龍婆tim大師所在寺廟正式梯度出家。漸漸,他開始向許多其他高僧學習經典,最遠甚至到過緬甸拜師學習。
「坤平」佛牌這個名字是泰北素潘府的居民給予的,名字的來源是這樣:大約在佛歷2447年左右,素潘府瓦曼港寺的佛塔崩毀,當地居民在塔下發(fā)現大約84000尊的佛像,這些佛像有普遍的特征,就是都在屋檐(或是稱之寺廟屋檐)下打坐或是持觸地印的姿態(tài),因為這是在第一次發(fā)現這種姿的佛像,所以就用當地「曼港寺」作為這批佛牌的名字,泰語翻成中文為「在曼港寺佛塔下出土的佛牌」
名稱來源有二:一是給予「坤平」這個名字「始作甬者」,希望戴了這個法相的佛牌后,能夠像泰國古代傳說中「坤平」將軍那種在戰(zhàn)場勇猛及在愛情上的順遂,所以久而久,凡是佛陀在佛寺屋檐下打坐的姿態(tài)就叫做「坤平」,期能以坤平將軍的面相,達到如同坤平將軍般的能力與機運,另一個來源則是有民眾在配戴曼敢寺這批出土佛牌后,親自體驗到偉大的佛牌力量,不論是在人緣或是魅力上都發(fā)生所謂的「神跡」,這些神跡就和泰國傳說「坤平」將軍在事業(yè)及感情上的描述一樣,經過大家口耳相傳,就將他稱之為坤平,導致原來佛牌真正的名稱就無人所知
所謂的「坤平」佛牌并不是特地為了坤平將軍所督造,事實上衪只是一種佛陀在修行時的姿態(tài)(法相),就好像是南帕亞、帕洛、彭素潘佛一樣,早期(好幾百年)以上的出土佛牌督造目的是為了要傳遞南傳佛教精神,充其量是當時泰緬戰(zhàn)爭不斷,皇室為了讓上戰(zhàn)場的士兵能受到保護,配戴之后能夠注重自己修為、言行,不作壞事、不傷他人,從心靈的最初處重新出發(fā),所有的好運自然都會降臨在配戴者身上
佛牌鑒定概況起來無法幾點,真正要看還需要千錘百煉。
金屬牌鑒定,看側面自然打磨,還是轉輪打磨機磨的,看沖壓痕跡還是蠟模倒模,看老金屬冶煉不均勻產生的坑坑洼洼還是平滑,看字體細膩還是模糊成一團。
粉牌鑒定。粉牌由于由于年代久遠,一定會發(fā)生收縮干癟,在顯微鏡下,有的產生好像皮屑那樣的痕跡,有的會產生發(fā)料,我們叫做菩提花,而如果假牌仿出來的都是表面人為做舊。
一句話概括,佛牌的鑒定就是看夠不夠老,因為佛牌真正成為商品流通,也是近代30多年的事而已,不像我國瓷器,經常出現清朝仿明朝的。因此學會看老是學習鑒定佛牌的最基本功。
而真正懂得看佛牌,你會在放大鏡下面看到一個微觀的世界,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泰國人茶余飯后隨手一個放大鏡互相看對方佛牌的樂趣所在。本文由師兄整理,:324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