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強巴林寺(格魯派康區第一座寺院)

昌都強巴林寺,坐落昌都鎮昂曲和雜曲兩水交匯處,它高聳地依附在橫斷山脈之下,聳立在古冰河切開而成的紅壤層上。寺內主佛為強巴(大慈)佛,故對該寺的起名為昌都強巴林寺。強巴林寺坐落昌都鎮內的四級臺地上。該寺是由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弟子喜繞松布于公元1444年創立的。屬黃教格魯派,是昌都區域格魯派寺院里最大的。

昌都寺與內地王朝的聯絡向來極為親近。從清朝康熙帝開端,該寺首要活佛受歷代皇帝的封爵。寺內至今保存有康熙58年5月頒布給帕巴拉活佛的銅印。乾隆56年,乾隆帝為昌都寺書贈“祝厘寺”的匾額。昌都強巴林寺有五大活佛世系,十二個扎倉,和尚最多時達5000余人,并轄周圍小寺70座?,F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帕巴拉·格列朗杰為該寺第一大活佛,現已轉世至11世。
  

該寺首要修建保存無缺,經堂內塑有數以百計的各類佛像和高僧塑像,上千平方米的巖畫以及很多的唐卡畫,可以說是匯集了昌都能工巧匠的聰明才智,代表了昌都一帶最高水平。強巴林寺的“古慶”跳神舞以猙獰傳神的面具,規整高雅的動作造型,龐大的局面而出名雪域高原。該寺跳的鋮斧舞,服飾規整富麗,舞姿古拙高雅,配器精約清越。以該寺獨有的宗教舞蹈為方式的昌都藏戲在整個西藏自成一派。該寺喇嘛跳的“卓”舞更是一絕。
  

強巴林寺歷史上與內地王朝聯絡很嚴密,清康熙年間,強巴林寺在平定準噶爾之亂中為清軍支應烏拉等極為出力,六世帕巴拉受清圣祖敕封為“諾門汗”并正式頒布正呼圖克圖銅印,這是清康熙年間敕封班禪額爾德尼之后,最早敕封的呼圖克圖之一??滴踹€御筆親題“甘丹強巴林寺”的匾名,欽賜給該寺。此刻,強巴林寺的實力也到達鼎盛時期,共有和尚3500多人,部屬寺廟135座,遍及昌都、林芝、那曲等區域,成為東藏一帶格魯派的大寺院。該寺有五大活佛世系,具有林堆、林麥、奴林、庫秋和嘉惹卡吧等五大扎倉,由帕巴拉三世起傳承歷代帕巴拉掌管該寺。寺內有二十二口裝水的大銅鍋,每口鍋需求裝一百多桶的水才干裝滿,是舊時寺廟外的大眾挑水來給廟內和尚喝水用的。解放后在寺旁建立了自來水站,終究處理了僧俗吃水難的問題。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