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佛珠的那些事 你知道嗎

佛珠上的珠子顆數并不是依據尺度而定的,佛珠有嚴厲的顆數,假如超越或禁絕這些顆數那么就單單是一般的裝飾品,所以,佛珠終究有哪些顆數考究呢?咱們往下看。

佛珠顆數一共有九種,常見有一百零八顆和十八顆,不同的佛珠有著不同的意義,看你是否戴對了呢?

(九種,顆數從大到小)

1、一百零八顆  

是最為常見的數目,為了表明求證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身心能到達一種幽靜的狀況。百八煩惱的內容,有多種不同的說法,總的來說,六根各有苦、樂、舍三受,合為十八種;又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合為十八種,計三十六種,再配以曩昔、現在、未來三世,合為一百零八種煩惱。

2、一千零八十顆  

按露臺宗理論,十界無不性具善惡,故一千零八十數目表明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組成一千零八十種煩惱。“十界”表明整個迷與悟的國際,即:陰間界、餓鬼界、畜生界、修羅界、人世界、天上界、聲聞界、緣覺界、菩薩界、佛界。

3、五十四顆  

表明菩薩修行進程中的五十四個位次,其間包含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階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分述如下:(1)十信:決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護法心、回向心、戒心、舍心、愿心。(2)十住:初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便利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3)十行:歡欣行、饒益行、無瞋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施。(4)十回向:救助全部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全部佛回向、至全部處回向、無盡積德行善藏回向、隨順持平善根回向、隨順等觀全部眾生回向、如相回向、無縛無著擺脫回向、法界無量回向。 (5)十地:歡欣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名勝、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6)四善根:指見道曾經,觀四諦及修行十六行相以到達無漏圣位的四種修行階位,包含:1暖位、頂位、忍位、世榜首法位。

4、四十二顆  

表明菩薩修行進程的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和妙覺。等覺:又作等正覺,即指在內容上與佛持平,而實踐修行上比佛略遜一籌者。如欲具體了解,請參閱鳩摩羅什譯《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受持品》。 妙覺:指覺行滿意之終究佛果,系由等覺位更斷一品之無明,而得此位。

5、三十六顆  

無切當的意義,一般皆以為是為了便于帶著,遂三分一百零八顆成三十六顆,其間包含有以小見大的義理,故與一百零八顆相同。

6、二十七顆  

表明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賢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學”與第四阿羅漢果的“九無學”。(1)十八有學: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見至、身證、家家、一間(一種)、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中般涅盤、生般涅盤、有行般涅盤、無行般涅盤、上流色終究。 (2)九無學:退相、守相、死相、住相、可進相、不壞相、不退相、慧擺脫相、俱擺脫相。

7、二十一顆  

表明十地、十波羅蜜、佛果。“十地”見“五十四顆”一段,“十波羅蜜”見“弟子珠”一段的介紹,茲不贅述。而“佛果”指到達最終究成佛的果位。

8、十八顆  

俗稱“十八子”,此中所謂“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1)六根:視野、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2)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3)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認識。

9、十四顆  

表明觀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全部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取得十四種無畏的積德行善。十四無畏:使眾生返照自性,取得擺脫;使眾生旋轉知見,茍遇火難,火不能燒;使眾生旋轉觀聽,雖遇洪流所漂,水不能溺;使眾生入于羅剎鬼國,鬼自滅惡;使眾生六根消復,臨當被害,刀段段折壞;菩薩明照十方,使眾生不受藥叉、諸幽冥所害;使眾生不受虛妄聲塵捆綁束縛;使眾生行于險途如行坦道,遇賊不受劫;使性多婬者,不生色念;使懷忿記恨之人不生瞋恚;使全部昏鈍無好心之人遠離癡闇;使無子眾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使無子眾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使眾生持觀音名號者,所得福德與滿坑滿谷無異。

假如喜愛,記住加yokie_yuce 哦~~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