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莊法師:五戒的內容

  五戒,是做人的底子,是成佛的根底。什么是五戒呢?便是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喝酒五項。

  榜首,不殺

  便是不損傷有情的生命,不侵略眾生的生計。

  第二,不盜

  便是不侵吞非己的財寶,不盜竊別人的物品。

  第三,不邪淫

  便是不阻礙家庭的調和,不損壞人倫的品德。

  第四,不妄語

  便是不編造倒置的言語,不宣布損人的說話。

  第五,不喝酒

  便是不貪嗜影響的食物,不飲用迷智的煙酒。

  監獄里一切的監犯,大都是犯了五戒。如殺人、損傷、杖打、鴆藥等是犯的殺生戒;掠奪、竊盜、恫嚇、詐欺、侵吞、貪婪等是犯的盜竊戒;波折家庭、波折風化、波折婚姻、重婚、強奸等是犯的邪淫戒;詐欺、唆使、誣告、波折聲譽、造謠惑眾等是犯的妄語戒;販賣鴉片、打針嗎啡、私造煙酒等是犯的喝酒戒。

  提到持戒,初入佛門的人總會害怕,認為持戒這樣不能做,那樣也不能做,未免太拘謹。其實戒的含義是防非止惡,不光不是捆綁,并且包括有肯定自在的內容。所謂自在是以不阻礙別人、不侵略別人為準則,而持戒便是標準咱們的身心,不侵略別人。

  釋教的五戒就同于儒家的五常:所謂不亂殺而仁慈,不亂取而重義,不亂淫而有禮,不胡說而誠信,不喝酒而智清。人能奉持五戒,就會滅罪增福,不管做人和修道,都可以完結。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