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效果?

  佛陀臨入涅槃時,阿難尊者曾代表群眾向佛陀請示四個問題,其間說到一個問題:“佛陀住世時,佛陀的身教我們易生信解,佛陀涅槃今后,經典的結集怎么才能使人起信呢?”

  佛陀說:“在全部經典的經首加上‘如是我聞’一語。”這便是今天全部經典以“如是我聞”最初的由來。

  “如是我聞”實際上具有三個效果:

  斷三種疑問

  阿難尊者是佛陀的仆人,具有三十二相,狀似佛陀。佛滅后,經典結集時,群眾公推阿難為首,由他宣誦佛陀的身教。當阿難登座宣誦時,群眾一時議論紛紛,有人以為佛陀并未進入涅槃,佛陀又再登座說法了,有人則以為是他方國際的佛來說法,溫順有人以為阿難也成佛了。為了斷除群眾這三種疑問,一句“如是我聞”,即表明我是阿難,我是如此這般從佛陀那里聽來的,我所說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佛陀所開示的教法,并非我阿難成佛了,也不是他方佛說法。

  息諍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眾生根基不同,對佛陀教法的了解、領會各有差異,為免群眾日后對經典內容發生歧見,一句“如是我聞”,即代表佛陀的身教,可革除群眾因各執己見所形成的紛諍。

  異邪

  釋教的經典怎么與外道差異?一句“如是我聞”,即理解表明這是釋教的經典,不同其他宗教,可協助信徒有所遵從。

  “如是我聞”闡明:學佛有必要要聽經聞法,而且要聽聞正法。此外,學佛更重實踐,因而經典的最終總以“信受奉行”結束,表明解行要偏重,解與行如鳥之雙翼,如車之雙輪,缺一不可,因而學佛要“如是我聞”,更要“信受奉行”。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