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說人生有八樂:天倫之樂、結(jié)交之樂、助人之樂、知足常樂、寬恕之樂、讀書之樂、勞作之樂、悠閑之樂。此世既能做人,便是宿世修來的福,每個人來到這世上都不簡單,應該嘗人世百味,觀人世萬象,享人世之樂,經(jīng)人世之苦,才不枉來此世上一遭。
一樂:天倫之樂
天倫之樂是骨血親情的趣味,不宜用于家庭之外;親情,是人世最結(jié)實也最美的愛情。天倫之樂,是上天賜福給人的樂,夫妻互敬互愛,兄弟親近相好,妯娌天倫之樂,兒女孝順父母,老一輩關(guān)懷估測,常常讓歸于自己的小天地充溢溫馨。
二樂:結(jié)交之樂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高興時,為你歡欣,笑得或許比你還絢爛;悲傷時,為你憂慮,恨不得替代你來承當;軟弱時,為你暖心,生怕你自己把淚吞咽。走過一段路,才知道是深是淺,誠心的朋友,不離不棄,信賴不疑,比什么都心安,比什么都值錢。
朋友可貴,交朋友是一種高興,人們常說“多個朋友就多條路,朋友多了路好走”,這話是有必定道理。朋友之間最最重要的心靈上的交流,在讓對方高興的一起,自己也得到了高興。
三樂:助人之樂
古人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協(xié)助他人而不求報答,把協(xié)助他人當作最大的高興,自然而然會有福報,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四樂:知足常樂
知足常樂,不是懶散、平凡,而是一種安然、沉著、平緩的心態(tài);莊子曰:“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知足常樂不只是塵俗才智,還略帶禪意;隨遇而安,滿意于已有的,不故意去尋求不易得到的。人生是在磨難中生長的,想想生射中還有許多比咱們更不滿意的人,就不會有那么多煩惱了。
宋代慧開禪師有一首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冷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世好時節(jié)。”這首詩說的是只需心中不計較、不別離,以知足心和平常心過活,便是“日日是好日”,也便是一般說的知足常樂。
五樂:寬恕之樂
寬恕,是一個人的飯量;寬恕,是一顆心的容量。寬恕是一種了解;寬恕是一種曠達。對事有寬恕,心不糾結(jié);對人有寬恕,沒有煩惱。咱們只需具有一顆寬恕的心,厚德載物,雅量容人,寬恕處事,人生就會更高興!
六樂:讀書之樂
南宋陸游在《書巢記》中描繪自己滿屋子都是書:“吾室之內(nèi),或棲于櫝,或陳于案,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顧,無非書者。吾飲食起居,疾痛嗟嘆,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 品嘗書中的苦楚、歡笑,把自己融入這彎曲夸姣的情節(jié)傍邊,這便是古人讀書時的一種趣味。
許多人應該都會有這樣的閱歷:當碰到困惑時,費盡心機卻無從下手,恍然間經(jīng)過學習處理了困惑,滿意了心中的獵奇,那份恍然大悟之感,趣味無量。
七樂:勞作之樂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勞作中取得萬物的奉送,感觸人與物的銜接。世界上最美的不是艷麗的彩虹,不是斑駁的花朵,也不是湛藍的天空,而是一個個無私奉獻勞作者質(zhì)樸的笑臉。
八樂:悠閑之樂
快快當當,匆匆忙忙,人生總是這樣!但時刻總是會有的,空閑時或唱歌跳舞,或下棋垂釣,或栽花養(yǎng)鳥,或練字作畫,或旅行采風,自找趣味,不只怡心怡志、陶冶情操,又從中取得無量的趣味和享用。
“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如若能夠,在此生有限的韶光里,構(gòu)筑一座小小院子,栽柳種梅,植蓮養(yǎng)魚,于軒窗下讀經(jīng)卷,偶迎佳客,坐飲中宵;亦或是,門前流水,遠處青山,耕織垂釣,把酒桑麻,雖是家常便飯,卻樂在其中。
唐代李涉在《題鶴林寺壁》中說:“整天錯錯碎夢間,忽聞春盡強爬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作業(yè)仍是要繼續(xù)下去,可周末卻能夠享用一方凈土;破一壺茶,找三倆情投意合的伙伴,靜看花開花落,感觸云卷云舒的曼妙,怡然自得,人生一大樂也!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