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云法師:修忍辱就要忍辱負重,受人欺壓嗎?

  昨日有人問了一個問題,便是他跟街坊之間發生了一些膠葛對立,然后街坊那個人比較強勢。所以噼里啪啦的,就十分的粗獷罵人家。

  他又是個學佛的人,所以他也心里在想:我現已皈依了,不愿意跟人家這樣對罵,這樣以免給佛臉上抹黑了。所以他就一忍再忍,忍辱負重。

  可是這樣忍,他也覺得心里很不舒暢。所以他就后來受不了,他也不跟對方對罵。所以自己很傷心,就跑過來問我這件事。他問我說,學佛的人是不是遇到這種工作的時分,就要忍辱負重,就要受人欺壓嗎?

  假設,這樣一味的忍辱負重,一味的受人欺壓,那當然是毫無好處。咱們要知道,諸佛菩薩教咱們修忍辱波羅蜜,他并不是讓咱們一味的忍,去慫恿人家的壞脾氣。

  假設這樣一味的示弱,慫恿人家的壞脾氣,這種忍辱對自己、對對方都是毫無意義的。對自己呢?被罵得很傷心,都快氣爆破了。對對方呢?又沒有讓對方減輕煩惱,反而讓對方添加煩惱。所以這樣不利人不利己,這肯定不是菩薩道。

  所以咱們有必要要了解菩薩道的準則便是自利利他。所以不論對人對己都要有所提高,有所協助。在這個根底上去忍辱,這叫才智。

  所以這種忍辱肯定不是一種強迫性的,讓自己“我忍我忍”,這樣的忍,真的毫無意義,毫無價值。那么有才智的忍辱,它有必要有幾個方面咱們要了解。第一個方面便是說,當你遇到這一類的人,或許很強悍很粗獷,他就罵了個沒完沒了。

  這時分你自己做為一個佛弟子,你首要要想的第一個問題便是我不可以擴展對立,然后忍著。為什么?假設這時分我跟對方相同的,你罵我一句,我也還你一句,你打我一拳我也還你一腿,這樣南拳北腿斗起來,恐怕冤冤相報就會跟滾雪球相同,越滾越大。

  原本或許很簡單的一點點對立就會擴展了,變成很巨大的對立,這些在曩昔鄉村里邊,咱們小時分也會看到。所以古人針對這件工作就曾經有說過一句話,叫做小不忍則亂大謀。他便是由于小小一點點工作他沒忍住。

  然后這樣吵啊斗啊,這么一斗起來,完了。最終把小工作變成大工作,把小對立變成大對立,這種擴展對立的工作是菩薩所不為的。

  所以咱們自己有必要要明晰,首要忍辱的第一個效果便是不擴展對立,反而是為了縮小對立,讓對方心里邊的一股憤懣的怨氣先發泄出來。這樣發泄了之后,等一會兒平心靜氣了,再跟他說說道理。

  然后告知他,是我的不對呢?仍是哪里的不對呢?不要再擴展這種誤解。所以,這種忍辱是有價值的,是可以縮小對立的,而并非擴展對立。所以第一個咱們心里要理解,所以要忍。

  然后第二個呢?咱們也要更進一步知道,忍辱一起也是消業障。在不擴展對立的一起,咱們心里清楚,為什么這一個人此生會誤解我呢?不論我有錯仍是沒錯?縱然我什么錯都沒有,可是人家這樣罵我,平白無故罵了。這是為什么呢?宿世的冤仇,人家來索債。

  所以作為一個佛弟子,他第二個想法就要想到,他是來索債的。那么,他多罵我一句,就多消我一份罪業,這種以還賬想。心里這么一想,那種仇視的心就沒了。那種激動的想法就淡化掉了,就不與人斗了。人家怎樣罵,你不愿意再跟他對罵了。所以心里要在想,這是為了消業障。

  其三,做為一個佛弟子,要有慈善心,心里還要替對方考慮。心里應該要想,對方今日由于我發這么大的脾氣,咱們要知道氣憤是很累的,是很苦楚的一件工作。我應該以慈善之心令對方消消氣,讓他遠離嗔恨之心。所以,我就能忍了。

  為什么?我現在生起了慈善心,盡管談不上大慈大悲,但最起碼我現在有一點點。這樣的慈善心導致了我生不出氣來。人家這樣罵我,我還想憐惜人家,想要協助對方,期望她別氣憤。

  然后還要告知他,哎,今日都是我自己做的不夠好,惹你氣憤了,真實對不住了。你這樣一說,人家后邊想要罵的話都罵不出來了,他也不好意思罵出來了。一朝一夕,云消霧散了。這樣的業障就一筆勾銷了。

  所以菩薩的忍辱波羅蜜,他便是建立在這種根底上去忍辱。而并不是一味的強忍強忍。那樣反而讓人覺得你窩囊,你無能。

  這樣反而令對方變得愈加放肆,愈加的覺得你是一個軟柿子好欺壓,我一輩子永久欺壓你。

  你不光沒有讓他遠離嗔心,反而讓對方嗔心更強烈。你不光沒有消除這種仇視,反而令對方仇視掙扎,這是沒有才智,這是做無意義的工作。

  所以菩薩修忍辱,咱們一定要記住這幾點,你能記住這幾點,那么這種忍辱功德無量。

文章轉自大眾號:燈云比丘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