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師:心的修行

  佛經(jīng)里有個譬喻說:人的身體就像一座村莊,在這個村莊里住了六個人,便是眼、耳、鼻、舌、身、心。他們猶如六個匪徒土匪,日夜在咱們身體的村莊里打亂,使咱們不得安定。而這六個響馬平常由「心」當領袖,「心」是大元帥,統(tǒng)領著六根,他叫眼睛亂看、耳朵亂聽、鼻子亂嗅、舌頭亂嚐、四肢亂做。所以講到六根的修行,所謂「擒賊先擒王」,「心」的修行最為重要!有四點定見:

榜首、要會思想:

  思想是促進人類文明的動力,人由于有思想,故能開發(fā)才智,因此釋教講「以聞思修而入三摩地」,儒家也建議「學而時習之」、「學而不思則罔」。思想到了極致,便是開悟。最初佛陀的悟道,也是通過苦思冥想,才干悟出國際人生的道理,而能了然于胸。所以,咱們的心平常要常思想真理,要多想功德。

第二、要具靈活:

  人有好多種,有的人很蠢笨,有的人很靈活。蠢笨的人不容易受人賞識,靈活的人處處受人喜歡。靈活有時候是與生俱來的,有時候靠后天用心學習,也能轉(zhuǎn)蠢笨為靈活。學佛修行,首要要有一顆靈活的心,要會改變,不要太刻板,不能太固執(zhí),才干對真理心照不宣。

第三、要肯承受:

  人在學習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便是學習「承受」,不能承受,爸爸媽媽、師長教授給你再好的道理、再好的辦法、再好的東西,都不能成為你的;唯有承受,才干成為自己的資糧與養(yǎng)料,所以佛經(jīng)里譬喻聞法要「如器受于水」。甚至人間舉凡合理的、清淨的、仁慈的、實在的常識、道理、技能,都應該好好承受,自己才會不斷進步、生長。

第四、要能容納:

  人間是一半一半的國際,白日一半、夜晚一半,男人一半、女性一半,好的一半、壞的一半……。咱們關(guān)于好的當然要承受,關(guān)于欠好的也要能容納;唯有好壞都能承受、容納,才干成果全面的人生。所以,學習「容納」,便是擴展自己、昇華自己、滿意自己。

  俗語說:「澆花要澆根,修行要修心。」心修得正、修得好,恰當全部皆正、全部都好,所以釋教有謂:「佛說全部法,為治全部心;若無全部心,何用全部法。」


隨機文章:

發(fā)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