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很多人一說起施舍就搖頭,兩只手不停地擺,心里說著不可不可,我沒錢。似乎,“施舍”已經成為了“掏錢”的代名詞,似乎不拿錢出來,就不叫施舍。我覺得,這是對佛法有深深的誤解,對施舍有過錯的認知,這是走進了死胡同!
施舍的辦法——財施舍
施舍的辦法有很多種,“財施舍”僅僅是其間的一種,并且財施舍不是只表明金錢!財施舍也分為兩種:身外之物的施舍叫做外財施舍,用自己的身體勞動去施舍叫做內財。
即使是“外財施舍”,也不是僅僅指金錢,一顆饅頭、一盞油燈、一捧鮮花,這都是財施舍,即使經濟能力十分有限,一張公交車票、一瓶2元的水、幾毛錢的一根針,這都是財施舍。
再者,順手幫人抬一下重物、推一下車子、扶一下門框,事必躬親地去服務眾生,這相同是財施舍。所以,千萬不要把“施舍”與“金錢”劃等號,即使“財施舍”與“金錢”也無法劃等號!再者,除了財施舍,還有法施舍和無畏施舍。
施舍的辦法——法施舍
法施舍,是指不管在修行中,仍是日子、作業傍邊,將自己知道的佛法,將自己知曉的常識、技術、道理,告知他人,教給他人,比如助印經文、勸人向善、推行科普常識、乃至教人識文斷字、教人做家務、燒菜等等,這都是法施舍。
施舍的辦法——無畏施舍
無畏施舍,是指處理眾生的困難,用愛心與關心,協助眾生去除心中的驚駭與不安。比如給予他人鼓舞、給人鼓勁、安慰,比如給人一個擁抱,抓住他一雙手給他力氣,跟人講正法以去心中不安等等,這都是無畏施舍。
相同,這兩種施舍,也不需要掏錢,跟金錢無關,所以不要走進死胡同,白白浪費了善緣,失去積福積德的緣由。所以,一定要存著正知正見,要走出施舍的誤區。
除了上面講的把施舍與金錢劃等號的狀況,還有人講:對一些人,沒辦法施舍,做不到,由于他們得到協助,不光不懂得感恩,乃至還有人以怨報德的。
其實呢,這兒還有個誤區,我們去自行觀照:是不是在施舍的時分,自己心中、潛意識中是有一個條件的,那就是我對你好,你就要對我好,這姿態的主意其實是一種買賣,不是施舍。
當存著這姿態的想法,反而把自己套進了一個圈子,讓自己高興不起來,由于你總覺得有一個“債”要收,收不回來,心中就歡欣不起來。
相反,假如利益他人、協助他人,不講條件,像觀音菩薩相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痛吾痛以及人之痛,升起無限的慈善之心,那種施舍,才會給自己帶去無盡的歡欣。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