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樂是消沉的避世觀嗎_知足常樂是一種消沉心態嗎

師父,“知足常樂”是不是一種消沉的避世觀?

  在現實生活中,有人對知足常樂是這樣了解的:一個人年青的時分盡力奮斗,年歲大了就不必再那么辛苦了,混混日子算了,這就叫“知足常樂”。還有些人和他人攀比,比不過他人的時分,就用“知足常樂”來安慰自己。在這些人眼中,“知足常樂”便是不思進取、消沉躲避的托言。其實,這些都是對知足常樂的誤解。

  真實的知足常樂,便是信任因果。信任因果的人他會知道,從前支付非常的盡力,就會得到八分九分,乃至非常的收成。他不會想,我支付非常的盡力,就應該得到十二分的報答,由于他理解有因才有果,支付多少才會收成多少,天上不會白白掉下餡餅。所以,知足常樂的人不會貪求,他知道自己所得到的都是合理的,一切都是最好的組織,所以他很高興,這才是知足常樂真實的意義。

  由此可見,知足常樂不是消沉的,不是說我不想持續盡力了,那就算了知足吧,也不是說我比不過他人了,算了知足吧,而是說我所得到的都是合理的,心里是一種活躍達觀的心態。

  有這樣的認知,假如對所得到的還不滿意,就會認識到是自己支付的不夠多,所以就會愈加盡力地去支付。

文章轉自大眾號:根源法師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