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有一位朋友,二十多年不見,后來偶爾的機會得聞其已歸西,但原因卻是得了某種疾病,卻忌醫諱藥,沒有及時有效地醫治,終因并發癥而逝,歿時還不到六十,聽后十分慨嘆!盡管佛法說人命無常,生老病死誰也躲避不了,可是沒有到不可救藥的時分,仍是應在醫師的協助下活躍醫治,延伸生命。
而還有一些人碰到疾病,卻又走上另一極點,因懼怕逝世采納過度醫治,最終身心被摧殘的沒有一點莊嚴而逝。那么,咱們終究應怎么面臨疾病呢?
疾病可以說是生命的隨同品,只要是生命體就很難說不會患病,所以更重要的是怎么對待它。據《法句譬喻經》載,曩昔,在舍衛國有位須達長者,樂善好施。有一次,他的一位親屬生了病,卻不信醫藥,不樂意看醫師,且以為自己終身貢獻爸爸媽媽,祭奠日月神靈,必得護佑,不會有事,誰勸也不聽。須達長者知道后就勸他,說有一位大才智的佛陀能協助你,可否見一下呢?在須達長者循循善誘下,其親人總算放下執著,而樂意禮見佛陀。
佛陀為其講了對待疾病的情緒和辦法,并開示:“人生人間,橫死有三:有病不治為一橫死;治而不小心為二橫死;憍恣自用,不達逆順為三橫死。如此病者,非日月六合、先人君父所能除遣,當以明道,隨時安濟。一者四大寒熱,當須醫藥;二者眾邪惡鬼,當須經戒;三者奉事賢圣,矜濟窮厄,德威神祇,福祐群生,以大才智消去陰蓋。奉行如此,現世安吉,終無抂橫,戒慧清凈,世世常安。”此中,佛陀說人在人間,有三種橫死的狀況,其一便是有病不尋求醫治而死,其二是看病不當令遭橫死,其三是不信因果,我行我素,不孝爸爸媽媽,違逆宗親而遭橫死。
經中最重要的開示,是佛陀告知了咱們面臨疾病的三種情緒。
一是當自己因身體四大不調感染疾病時,不該忌醫諱藥,而是要活躍地尋求醫師的協助,恪守遠離疾病的各種要求,取得杰出的醫治,而免遭橫死之苦。
其二,如果是遭到鬼神環繞之病,則應該經過誦經持咒,受持凈戒,得護法維護,令鬼神遠離而除病。
其三,如果是因不信因果,狂傲執著,不敬師長而患病,則應在生活中貢獻老一輩,尊重賢達,協助貧窮的弱者,以德行而得神靈支持,修學佛法才智,從存亡煩惱中擺脫出來,以得遠離橫死之災。
此三種辦法,也正是咱們今日面臨疾病應有的情緒,若能逐個恪守,必得身心安閑,吉利健康!
文章轉自大眾號:法海甘露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