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信佛的人都有一個愿望,很想讓家人朋友都信佛,得到佛菩薩的保佑。假如周圍的人不信佛,那就從改動自己做起。你曾經脾氣壞,就把脾氣修好;你曾經不勤勞,就要變勤勞,用利益眾生的心態對待你的家人朋友,他們早晚會信佛,由于你變好了。
咱們每個人都與佛有緣,不同僅僅佛緣是否老練。“佛”指的是咱們每個人心中最仁慈、最慈善、最才智的一面,人人都有,每個眾生皆有佛性,可是這個緣分老練沒有呢?有的現已老練了,有的還沒有老練。所以,改動咱們自己,學習慈善地宣布菩提心,盡力精進聞思修佛法,回向十方全部眾生,回向給你們家人為首的十方眾生,期望他們的佛緣早點老練,這是最好的辦法。
有許多女弟子皈依今后,一天到晚都想著把積德行善回向給老公,由于老公不信佛,想讓他趕快信佛。一年不信,兩年不信,忽然有一天老公信佛了,有的還叫著要落發。這個時分她們就慌了,跑來求師父:“求求您勸他別落發,不要那么忠誠。”
女眾的心比較軟,信佛的速度比較快;男人的心比較硬,有時分顧及體面,他們不會簡單披露對崇奉的巴望,但他們比較專注堅決,一旦信任就不會給自己退路,許多人都特別忠誠;女眾往往比較情緒化,遇到一點波折,就簡單退轉或重復。所以,咱們看到釋教信徒如同女很多,但落發的根本都是男眾。
自己改惡修善,專心念佛。凡全部親故并有緣之人,亦當以此教之。其對立之人,當作憐惜想,不行強制令行。按牛頭吃草,萬萬做不得。若曰我專心念佛,諸事不睬。不唯與世法有礙,亦不與佛法相合。素位而行,方為得之。勸人念佛修行,固為榜首積德行善。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爸爸媽媽祖妣,皆當勸之。倘不能于家庭勉強便利,令吾親屬,同得不思議即生了脫之益。便為舍近求遠,利疏而不計利親。其可乎哉?(增廣卷一復永嘉某居士書六)
心能造業,心能轉業。須心極誠實,方有實效。為人子者,曲從世禮,為親所制,不得不行,持酒薦腥,亦無不行。但須心中常為親悔過宿業,冀其回心。有隙可乘,婉辭勸諭,是為真孝。若只知從世禮,不發度親之心。則是見親落井,隨之下石,以期當即殞命也。是故親無決心,當曲從以行世禮。親有決心,宜依法以益慧命。相宜而行,庶兩各有利也。(文鈔三編卷四復卓智立居士書七)
所言令慈在堂,固宜以此理規勸,令其生信念佛,以期出世死海,何可謂為過傲。爸爸媽媽愛子之心,無所不至。彼若知其有利,豈有不愿贊賞之理。彼若不知其益,尤宜多方啟迪。俾生我者,得佛法之實益,是之謂孝。如彼固執己見,不愿生信,但當代為悔過罪業。誠之所至,金石為開,況母子天分相關。汝果真摯為親悔過,親必有蒙三寶加被,轉生決心之日。(文鈔三編卷三復馬宗道居士書一)
若爸爸媽媽天分與佛相反,當誠懇代爸爸媽媽持念回向,消除宿業。一朝一夕,自會生信修持。誠之所至,金石為開。況父子天分相關,而有不能搬運之理乎。(文鈔三編卷三復馬宗道居士書一)
彼等不能如法,一須以言勸諭,二須于佛前代為悔過,祈其加被令其心回意轉也。當以平心和氣說人間富貴人逸樂致苦,貧貧民節儉致富等事,當作閑話說。久久或能夠動心。若加以嚴峻聲色,則便成反抗矣。不唯無益,且致更甚。……但用勸喻祈求二法罷了。(《佛光社刊》第四期印光大師與念佛居士書二)
又上海黃涵之居士之母,不能食素,且不信食素為學佛要事。黃涵之函詢其法,余令其于佛前朝夕代母悔過業障,以母子天分相關,果能志誠,必有感應。涵之依之而行,月余,其母便吃長素矣。時年八十一,日課佛號二萬聲,至九十三歲逝世。(三編卷四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1、自己斷惡修善,厚道念南無阿彌陀佛。對全部親人及有緣人,也用這個辦法教訓對方。對家里的老一輩、同輩、后輩都應勸導斷惡修善厚道念佛。對對立的人作憐惜想,不行強制對方。
2、家里有老一輩小孩,暫時斷不了酒肉的,又對因果佛法不能生信的,可暫時隨順,但自己應常常念佛代親人悔過業障,期望親人心回意轉。此外,使用種種機緣勸導親人念佛,這才是真孝。假如僅僅依從人間吃肉喝酒等禮節而不發心勸導親人念佛往生,與乘人之危沒什么差異。
3、在勸導爸爸媽媽斷殺生斷酒肉方面,能夠從多方面啟迪,讓爸爸媽媽知道斷惡修善厚道念佛的優點,比方講講因果故事、感應錄,聊聊聽聞的或身邊的因果事例,對方固執己見仍不信任,就好好念佛代爸爸媽媽悔過業障并回向他們提前生信念佛,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由于爸爸媽媽與子女之間的天分,必定蒙佛加被他們,總有一天會他們會認識到之前的錯誤做法,轉而斷惡修善厚道念佛。
4、總歸,一是勸導,二是代親人悔過,兩者結合相輔相成。跟爸爸媽媽聊閑話家常時,能夠把一些佛法道理、因果道理奇妙的插到家常話里邊,漸漸就起到耳濡目染的效果。勸導時只能好言相勸,平心靜氣,萬萬不能夠指令、呵責的方法,這樣只會拔苗助長激起他們的對立乃至遠離佛法。
5、比方上海黃涵之居士的母親,雖勸導但仍不信茹素說法,黃涵之居士來問我怎么辦,我就讓黃涵之居士早、晚在佛前念佛代母親悔過業障,母子連心的原因,又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個多月后母親就改吃長素了,而此刻母親年歲有81歲了,每天念佛號兩萬聲,直至93歲逝世。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