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師:好壞兒女

  在一般人的觀念里,「生兒育女」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任務,生養兒女不光是為了連續宗族香火,也是人類民族命脈的維繫,所以哺育兒女是一份職責,也是對國家社會的奉獻,因而兒女不是個人一切,而是國家社會的共財。

  曩昔中國人一貫有「養兒防老」的觀念,現在的爸爸媽媽,從小辛辛苦苦把兒女哺育成人今后,得其利者較少,受其害者較多。現在世風日下,道德道德觀念日漸淡漠,孝親思維也不再被注重,因而大都爸爸媽媽從小對兒女無怨無悔的支付,但兒女長成后能盡心孝養者當然有之,忤逆不孝的也時有所聞。例如,社會上各行各業的菁英人才濟濟,但是科學家儘管對社會奉獻良多,疏于照料爸爸媽媽者有之;企業家盡管事業有成,僅僅承歡膝下者幾兮?

  乃至據佛經所說,有的兒女此生是來回報的,因而合理為人,獨當一面,凡事無須爸爸媽媽操心顧慮,平常對爸爸媽媽噓寒問暖,承歡膝下,并且興邦旺族,讓爸爸媽媽引以為榮。反之,有的兒女是來索債的,平常不孝養爸爸媽媽,在外紙醉金迷、揮金如土,不光敗光家產,乃至還違法亂紀,最終鋃鐺入獄,讓爸爸媽媽無顏做人。因而,好與欠好的兒女構成激烈比照,區別起來,好壞大約各有四種:

  一、孝順與忤逆的兒女

  二、回報與索債的兒女

  三、興隆與敗家的兒女

  四、留芳與遺臭的兒女

  每個人的終身都扮演著各種人物,大部分的人既是爸爸媽媽的兒女,也是兒女的爸爸媽媽;假如自己是為人爸爸媽媽,你想生養什么樣的兒女呢?假如是為人子女者,又要做什么樣的兒女呢?

  其實,總結以上四種兒女,都是各有緣由,都與「宿世此生」的因果有關,所以不用太計較。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只需從小把兒女訓練成具有獨立、感恩、仁慈、勤勉性情的人,讓他有國家社會的觀念;只需他的心中有家國,怎么會不孝順爸爸媽媽呢?只需他有慈善的觀念,怎么會不懂得反哺呢?所以對兒女要教育,但不能夠過火寵溺,古人有謂「棒打出孝子,寵愛忤逆兒」,值得今天爸爸媽媽沉思。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