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的“五堂功課”是什么_五堂功課是指哪五堂?

  近代漢地寺院通行的日常課誦“五堂功課”,是明末逐步一致起來的。由于釋教在元代適當凌亂。明初稍加整理,各寺的日常行事各各不同。這以后逐步一致,成為定規,便是每日上早、晚兩遍殿唱誦“五堂功課”。因而“五堂功課”是漢傳釋教僧尼日常必做事項。

什么是“五堂功課”

  每一位落發師在剛剃度落發的時分,都會被師父要求會背誦“五堂功課”,那么終究什么是“五堂功課”呢?

  楞嚴咒

  全名為“大佛頂首楞嚴神咒”,出自《楞嚴經》。楞嚴咒是咒中之王,亦是咒中最長者,2622字。佛經上說“楞嚴咒聯系整個釋教的興衰。國際上只需有人持誦楞嚴咒,就有正法存在。”

  大悲咒、十小咒和心經

  “大悲咒”出于《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闊滿意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是觀世音菩薩的底子法門。“十小咒”包含:滿意寶輪王陀羅尼、消災吉利神咒、積德行善寶山神咒、佛母準提神咒、圣無量壽決議光明王陀羅尼、藥師灌頂真言、觀音創意真言、七佛滅罪真言、往生凈土真言、天女吉利真言。“心經”出自《大品般若經》,由唐玄奘法師譯。

  阿彌陀經、念佛名

  《阿彌陀經》由姚秦鳩摩羅什譯,為凈土三經之一。誦《阿彌陀經》和念佛名是發愿往生西方凈土的修行。

  禮拜八十八佛、大悔過文

  八十八佛中五十三佛出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是娑婆國際曩昔佛;三十五佛出自《決議毗尼經》,是現在十方國際中佛。這八十八佛可認為眾生作悔過主,向八十八佛禮拜、悔過能夠滅罪。

  蒙山施食

  蒙山施食是于每日正午,取少量飯粒,到晚間按《蒙山施食儀》朗讀,施食給餓鬼。蒙山坐落我國四川雅安,相傳甘露法師在蒙山集成此儀得名。

原標題:你知道落發人的“五堂功課”是哪五堂嗎?

文章轉自大眾號:新鄭觀音寺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