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明法師:釋教心理學中的八識

  簡略地說,佛法把人們的心念分為八識,全部眾生無始以來在三界六道中的全部活動和受用,都離不開識。識有八種,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以上稱前五識)、知道(第六識)、末那識(第七識)、阿賴耶識(第八識),因而稱為八識。

  咱們曩昔生的回憶都存在第八識「阿賴耶識」中。民間又名魂靈,就像是個貯藏室,藏了生生世世的東西。再往前面是第七識「末那識」,也便是人們的心固執(zhí)那個魂靈是我。我相、我執(zhí),便是從這裡來,打七便是打這個。再往前,第六識「知道」。心里的一個東西。怎樣知道這個國際,便是前五識,「眼」「耳」「鼻」「舌」「身」加這個「知道」?!秆邸埂付埂副恰埂干唷埂干怼箵瓮饷婵吹绞裁?,「意」會想,好不美觀?刺耳?好聽?發(fā)生種種別離,這個別離便是夢想,雜念。一天到晚打夢想的都是第六識?!段饔斡洝费e的孫悟空便是第六識,譬喻人的夢想能上天入地,沒有停歇。

  這個理論和西方的心理學有點相似。西方心理學說到,人的心像海洋相同深,上層不斷洶涌的波濤,便是咱們的淺層知道。這個淺層知道有點像第六識,每天想東想西。海裡面深一點的,即潛知道。這個潛知道有點像「阿賴耶識」。往??床坏?,藏在裡面。西方心理學講,人的潛知道,決議了你的性情,決議了生射中大部分的工作。你為什么有這種想法,你為什么懼怕?都來自潛知道,這裡跟佛法能夠做比較。其實生射中許多東西都來自「阿賴耶識」,你的命運都來自曩昔的「業(yè)力」。那波濤怎樣來的?由「色」「聲」「香」「味」「觸」「法」吹過來,所以咱們的心很亂,像海上的波濤。

摘自:《金剛經(jīng)》第四分【妙行無住分第四】

文章轉(zhuǎn)自大眾號:寶蓮禪寺hk


隨機文章:

發(fā)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