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慈法師:七慢是什么_釋教七種慢的解說

  在不可勝數的釋教名詞術語傍邊,有一個適當風趣的名詞——“慢”。

  可是它的意思不是“快慢”的“慢”,而是“高傲”的“慢”。用它來組成的詞句比較常見、為普通訊眾所熟知的有“高傲、我慢、貢高我慢”等等。

  假如咱們用心咀嚼一下這個“慢”字,你會發現一個美妙的當地:為什么表達“高傲”意思卻不必“傲”而要用“慢”呢?哈哈!在日子傍邊如同越“傲”的人所表現出來的特征便是越“慢”喔!這很形象吧!呵呵!

  高傲的展現方法千姿百態,佛法把它們概括為七種。下面咱們就來說說這七種“慢”——先把它們羅列出來:

  1.慢:于不如己者,計己超勝;等者以己為勝。2.過慢:于等者計己勝,于勝者計己等;加慢一級。3.慢過慢:于勝己者計己更勝,加慢二級,故名。

  4.增上慢:于劣、等、勝者,加三級,未得言得,未證言證。5.邪慢:自己作惡,說己有德;別人作善,謗人無德;總是壓人抬己。

  6.我慢:切為我,自私自利,驕貴自我克制,凌人傲物。7.卑慢:于他多勝,計己少劣,鄙視別人,反生緩慢。

  “白話文”功底好的人一看就理解上面羅列這七種“慢”的意思。但畢竟具有這樣功底的人仍是少量。下面就把這七種“慢”為大多數功底稍淺的人逐條“稀釋”一下:

第一種,就直接稱作“慢”

  對待但凡比自己差的人,感覺自己超強的勝過他;而對待和自己根本持平的人,總感覺自己要勝過一些。

第二種,叫做“過慢”

  這個“過”在這兒適當于“過頭、過份”。面臨和自己持平的人就認為是自己勝出,關于勝過自己的則確定他只不過和自己持平,這就加劇了一個等級。

第三種,叫做“慢過慢”

  關于顯著勝過自己的人不光不給予供認,反而死活都要說是自己勝過他,這便是“加慢二級”。

第四種,叫做“增上慢”

  關于無論是比自己“劣”的、和自己相“等”的、仍是“勝”過自己的,統統予以完全否定,這叫做“加三級”;這樣“連升三級”都還覺得不過癮,還要“未得言得,未證言證”,即“分明沒有獲得偏要說自己獲得了,分明沒有到達那個境地偏要說自己現已到達了”。

第五種,叫做“邪慢”

  “自己作惡,說己有德;別人作善,謗人無德;總是壓人抬己”。這一段“言白話”誰都能看懂,就不作“稀釋”了。

第六種,叫做“我慢”

  “全部為我,自私自利”。一切業障凡夫哪個不是如此呢?這兒又特別提出來著重,便是指出懷有這種“我慢”心思的人,現已不是“一般等級”的自私自利了,所以他才會“驕貴自我克制,凌人傲物”?。?/p>

第七種,叫做“卑慢”

  因為別人真實勝過自己太多,而自己又的確太“少”太“劣”,現已眾所周知而無法掩蓋和否認了,這反而莫明其妙激宣布一種強壯的“反作用力”,使自己爽性完全由“卑賤”而反彈為“巨大”,再由此“巨大”而“振振有詞”地鄙視別人,“慢”到如此無與倫比的境地!

  看了這七種“慢”,真是趣味無窮啊!真的是不學佛不知道,人間人心有如此美妙!呵呵!這高傲高傲居然還有“連升三級”的,尤其是第七種那個“卑慢”,哎喲!真實是妙!本來沒學佛之前、不明白佛法的時分,總以為高傲高傲是需求具有適當的“本錢”今后才干做的事,現在才發現:所謂“無便是有,有便是無”,“大無”便是“大有”??!

  為了憐惜那些變形的“大無等于大有”的家伙,這兒敬錄一句祖師大德在這方面的開示法語,贈送給他:

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驕慢頑石,甘露不浸。

文章轉自大眾號:開心學佛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