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誦佛經,必定得誠懇恭順,如是方可消業障、開才智。假如漫不經心,甚或污手翹腿等不敬,不唯難獲利益,而其褻慢之罪,有無法想象者。
是故,誦經前,宜將經文的生字查找認熟,然后,安靜頃刻,緩緩讀誦,念茲在茲,心不旁騖。如是誦經,庶可獲致法益。如呈現讀錯漏字的現象,誦經的積德行善就會大打折扣。茲有一則公案為證: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也是佛門弟子,軍務之余誦經。有個陣亡的戰士托夢戚繼光將軍,奉告明日當遣他妻子前來參見,懇求將軍誦一卷《金剛經》為他超度。第二天,公然其妻悲啼前來懇請戚繼光將軍,戚繼光慈許。次日早晨,為陣亡戰士誦《金剛經》。在誦經過程中,家里丫鬟給戚將軍送來茶餅,戚將軍見后揮手,暗示拿回去,便持續誦完了經。當天夜里,夢見那位戰士說戚將軍念的《金剛經》多了兩個字——“不必”,積德行善不滿意,所以沒能超度出去。戚繼光回憶,怎么會多念“不必”兩字呢?哦,原來是向丫鬟擺手,意地中有“不必”的意思,便混入經中了。所以第二天早晨,戚繼光再次誦《金剛經》,把門關嚴,告知全部人等禁絕攪擾,便誠懇地誦完《金剛經》。至夜,又夢見那位戰士前來道謝說其已從冥府超度投生善道了。
可見誦經不行漫不經心,動心起念,幽冥俱通。如是因如是果,可不小心哉!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