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學常識:怎么正確發愿?為什么要發愿?-梵學常識

學佛的法門中,發愿很重要,專門有這個修法。修行若沒有愿力,就不能激起心力,也就不能發揮生命的最高價值,不能發揮咱們存在的價值,所以修行人必定要有深龐大愿。

《現觀莊重論》講:“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

這是遍智的十法之一。緣眾生的慈善代表利他,緣佛果的才智代表自利,自利和他利都獲益的修法便是發心。

發愿是給生命一個方向,請求讓咱們不要違背這個方向。修行的次序中,把發心作為修法之一,這能夠看動身心的重要性。

發心的意圖便是和輪回的習氣做奮斗,激起咱們的潛能。咱們總是習氣活在曩昔及自己的一些生活習氣中,可是習氣和習氣往往是最輪回的。

比方喜愛懶覺,喜愛說綺語,妄語、喜愛打游戲、享用其他的妙欲。修行恰恰便是和咱們的習氣相違背的。

一般人修福、修慧、修定的許多,可是許多人不明白發愿,積德行善閃現的作用不是顯著,便是由于不會發愿。怎么正確發愿呢?有以下幾點:

怎么正確發愿

一、以不損傷眾生的性命為條件

作為大乘佛子,最低極限要發愿“讓我生生世世中,乃至菩提果之間都不要損傷眾生。即使為了自己的身體、性命,我也絕不損傷其他眾生的性命。”

假如連這一點都做不到,甭說自己是修大乘佛法的人,連個釋教徒都算不上。

二、以三輪體空的辦法去發愿

三輪體空便是前際、中際、后際沒有本體,沒有固執的意思。以施舍為例,我給路旁邊的乞丐一塊錢。

我,便是施舍者;受者,便是乞丐;所施舍的物品,便是一塊錢,這三樣成為三輪。做了施舍之后,施舍者、所施舍的資產、受施的人,這三種我都不放在心上,而且它的本體是空的,不去固執,這就叫“三輪體空”。

假如做善法不以“三輪體空”攝持,脫離三種殊勝,即使表面上善法很巨大,很深廣,可是只能得到人天善法的果報。

哪怕給乞丐一塊錢,假如用三輪體空攝持,也是向擺脫邁了一步。

或許咱們做不到真實的三輪體空,可是咱們能夠類似的發愿,“上師三寶怎么發愿我也如是發愿”,或是“曩昔、現在、將來三世諸佛菩薩怎么發愿,我也怎么發愿”。

三、通愿和別愿

通愿,有的也叫總愿,全部眾生、全部佛菩薩一起的大愿,便是四弘誓愿,四種特別大的誓愿:“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盡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

通愿的頌詞最好用長輩的金剛語,不要自己隨意臆造,這樣比較簡練而有加持力。

別愿是咱們每個人各自不同的愿,比方愿自己生意興隆、家庭和睦;假如是釋教徒,能夠加上愿“國際平和、安居樂業、釋教興盛,上師健康”等。

四、為專門對治而發愿

這種希望是針對于某一個工作來發愿的,比方放生便是為了沉痾的家人早日康復,謄寫《金剛經》便是為了去除自己的貪心。

這種辦法適合于發愿專門做一個積德行善來對治自己最大的一個罪業,就像專款專項,針對某一個希望而做的某一個善法。

五、隨境發愿。

依據環境不同而發的愿。《華嚴經》里講,進房子時發愿“眾生都抵達擺脫城”,睡覺時發愿“愿眾生都取得佛陀的法身”,飯熟時發愿“愿眾生取得才智的甘露”等等。

每一件小事都要發愿,每個愿都緣善法而生,咱們的積德行善就會漸漸增上。咱們常常發愿,便是讓愿力每天都能得到強化和穩固,構成習氣。

一飲一食,一舉一動,都記憶猶新三寶。等咱們臨死的時分,憶想三寶就很簡單。所以學佛人必定要堅持每天都發愿。

六、朗讀《普賢行愿品》作為發愿。

《普賢行愿品》首要講了普賢菩薩的愿力,是最大最廣的,包含七支供、發愿文,也是十方三世全部諸佛菩薩的希望。

咱們跟從《普賢行愿品》發愿、回向,咱們的愿力就能和十方三世全部諸佛的愿力去相應。

這樣的發愿最清凈、最滿意,也最如理如法的。朗讀《普賢行愿品》時要隨文入觀,不能泛泛朗讀,咱們上遲早課時,都要念一遍《普賢行愿品》,既是發愿,也是回向。

總結一下怎么發愿

1、發愿前要有“三輪體空”的見地,發愿文是“上師三寶怎么發愿,我也如是發愿”,或“曩昔、未來、現在的三世諸佛菩薩怎么發愿,我也如是發愿”。

2、發愿不損傷眾生,發愿文是“愿我在從今乃至菩提果之間的生生世世中,即使為了自己的身體乃至生命,也決不故意損傷眾生的性命”。

3、總愿,發愿文是“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盡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

4、別愿,假如是釋教徒,發愿文是“國際永平和,安居樂業樂,釋教恒興盛,上師法體健”,再加上自己的希望。

假如不是釋教徒,至少發愿國際平和,沒有戰役吧,然后自由發揮,愿生意興隆、家庭和睦、孩子成果好等方面都能夠。

5、時刻足夠時,必定要念一遍《普賢行愿品》。

平常依照上面這個次序去發愿,就現已包含了大的希望、自己小的希望,加上清靜心,時刻長了希望必定會達到。

發愿的注意事項

一、不發有毒的愿。

毒便是固執雜染的意思。發惡愿引發的成果都不賢善,特別咱們以三寶為對境引發的罪業特別大。

咱們要常常心存仁慈,此生所發的這些希望都會左右逢源,還會得到護法天神以及諸位菩薩的加持和護佑。就像方才受了菩薩戒相同,必定有善神護法神維護。

二、發愿不要功敗垂成

佛法講愿行,發愿了今后去做,有愿必行。假如沒有舉動,不踏踏實實地做,便是發空愿,騙如來,騙菩薩,騙三世諸佛了。

三、發愿要有才智

有人發愿后,一起又去造與愿心相違的業障,比方求健康、求天保九如,回身就去吃活鯽魚,殺活烏龜,以為這是養身體、補氣補血,還有吃什么補什么的觀念,來行持殺生的罪業,不僅僅不會長命,發愿求健康也不會完成,乃至還會讓人短壽。

四、要發大愿

常常有人會想,我家里沒錢,沒有才能、物力、財力,也沒有才智,發了大愿也完成不了。可是只需你肯發大心,就算只需你一個人,照樣能夠把佛法發揚光大,當代不成熟,來世總能成果。

你的心量有多大,愿力就有多大。道友們要英勇發愿,即使咱們力氣很小,有些工作咱們現在辦不到。

但只需咱們一直堅決發心,希望就像種子相同,終究都會開花成果的,會有善愿滿意的一天,上師也會加持咱們。條件是,千萬不要發自私自利的愿。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