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
中秋節手抄報的內容有如下:
1、陰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新年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心,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心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名仲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又有請求團圓的崇奉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
2、中秋之夜,月色潔白,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標志,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描述悲歡離合,旅居異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予厚意。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垂頭思故土,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土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點燈籠的習俗
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美景,可是對此人們并未滿意,所以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習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于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
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道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色彩。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樹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富有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往常大眾則豎一旗竿,燈籠兩顆,也自取其樂。滿城燈光不啻琉璃國際。"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劃好像僅次于元宵燈節。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
019-09-08
重視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我國很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可以寫:中秋節簡介、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的首要習俗、中秋節的傳說、 中秋詩詞等。
延展答復:
1、中秋節簡介: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新年齊名的我國首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的來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成的時節。“秋”字的解說是:“莊稼老練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連續老練,農人為了慶祝豐盈,表達高興的心境,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便是秋天中心的意思,陰歷的八月是秋季中心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心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3、中秋節的首要習俗有:中秋賞月 ,吃月餅,品桂花糕等
4、中秋節傳說:吳剛折桂,相傳月宮里有一個人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從仙人修道,到了天界,可是他犯了過錯,仙人把他貶謫到月宮,每天都采伐月宮前的桂樹,以示懲辦。這棵桂樹成長茂盛,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當地又會當即合攏。李白在《贈崔司戶文伯仲》一詩中寫道:“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
5、中秋詩詞:《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節手抄報的內容要寫什么?
中秋節燈謎,中秋節有關詩句,中秋節有關傳說,月餅,中秋節簡介……假如繪畫好的話再配上嫦娥、玉兔之類的畫。
陰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中秋節。因為這一天居秋季之半,所以叫中秋節,民間俗稱八月節,這便是中秋節的由來。
明清今后,中秋節賞月習俗仍舊,許多當地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別習俗。
以上文字內容便是小編收拾的關于中秋節手抄報文字內容和中秋節手抄報文字內容古詩的具體介紹,期望可以協助到您;假如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住保藏重視。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