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怎樣讀(戊怎樣讀時(shí)辰)

戊怎樣讀什么意思

wù,意思是天干的第五位。

戊,現(xiàn)代漢語標(biāo)準(zhǔn)一級字是常用字,普通話讀音為wù,最早見于商朝甲骨文年代,在六書中歸于形聲字。

在現(xiàn)代漢語運(yùn)用中,戊的用法一般是指古代以十干配五方,戊居十干中,因以指中心,如五六者,六合之中合。

戊怎樣讀 戊字的意思

1、戊,讀作wù,漢語常用字,最早見于圖形文字,其轉(zhuǎn)義是斧鉞等一類的武器,早在甲骨文中就被假借作天干第五位的代稱,并成為此義的專用字,由此又引申為序數(shù)第五,又因其處于十天干的中心方位,因以指方位中心,也指代土。

2、戊,象形字。甲骨文中已有“戊”字,據(jù)考,戊當(dāng)指越,也有認(rèn)為是指越人所制作的武器,通鉞。

戊字怎樣讀

拼音wù。

部首戈部,部外筆畫1畫,總筆畫5畫。

五筆86DNYT,五筆98DGTY,倉頡IH,鄭碼HM。

四角53200,結(jié)構(gòu)左右,電碼2048,區(qū)位4676。

一致碼620A,筆順一ノフノ丶。

根本字義:

天干的第五位,用作次序第五的代稱。

造字法:形聲;從丿、戈聲。

相關(guān)組詞:

戊子[wù zǐ]?

戊子為干支之一,次序?yàn)榈凇?/p>

戊己校尉[wù jǐ xiào wèi]

漢代官名。掌管西域屯田業(yè)務(wù)。

戊寅時(shí)[wù yín shí]

六十甲子第十五位自戊寅年。

青戊[qīng wù]

指大地。

戊已圓[wù yǐ yuán]

是一款藥物,主治脾受濕氣,泄利不止,米谷遲化,臍腹刺痛。小兒有疳氣下痢,亦能治之。

戊申録[wù shēn lù]

記載人在世所行善惡的簿冊。

“戊”,“戌”,“戍”,“戎”別離怎樣讀?

1、“戊” wù(音誤)天干的第五位(甲、乙、丙、丁、戊);常用做次序的第五;“戊更”指夜晚五更。

2、“戌”xū(音需),地支的第十一位;戌時(shí)指晚上七點(diǎn)至九點(diǎn)。

3、戍”shù(音術(shù)),戎行護(hù)衛(wèi)的意思,用做“邊戍”、“戍邊”、“衛(wèi)戍”

擴(kuò)展材料

秦代的《倉頡》、《博學(xué)》、《爰?xì)v》三篇共有3300字,漢代揚(yáng)雄作《訓(xùn)纂篇》,有 5340字,到許慎作《說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晉宋今后,文字又日漸增繁。

據(jù)唐代封演《聞見記·文字篇》所記晉呂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楊承慶作《字統(tǒng)》,有13734字,梁顧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唐代孫強(qiáng)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到宋代司馬光修《類篇》多至31319 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35字了。

1915年歐陽博存等的《中華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諸橋轍次的《大漢和辭典》,收字 49964個(gè)。1971年張其昀主編的《中文大辭典》,有49888字。

1990年徐仲舒主編的《漢語大字典》,收字?jǐn)?shù)為54678個(gè)。1994年冷玉龍等的《中華字海》,收字?jǐn)?shù)更是驚人,多達(dá)85000字,不過此書錄入的漢字絕大部分是“死字”,也便是歷史上存在過而今日的書面語里現(xiàn)已廢置不用的字。

參考材料來歷:百度百科:生僻字

戊字怎樣讀?

拼音: wù , 筆劃: 5

部首: 戈 五筆: dnyt

根本解說:戊

天干的第五位,用作次序第五的代稱。

筆畫數(shù):5;

部首:戈;

具體解說:戊

【名】

天干的第五位。方位屬中心。又與地支般配,用以編年或紀(jì)日。如:周共和九年為戊辰年

古代以十干配五方,戊居十干中,因以指中心

五六者,六合之中合。——《漢書》

指代土。如:戊己(指一旬中的戊日和己日;古以十干配五方,戊己屬中心,于五行屬土,因以戊己代稱土);戊方(戊己之日)

戊怎樣讀

戊讀音為wù,轉(zhuǎn)義是斧鉞(yuè)等一類的武器。作名詞時(shí),意為天干的第五位,與地支般配,用以編年、月、日。又因其處于十天干的中心方位,又指方位中心,也指代土。

以上文字內(nèi)容便是小編收拾的關(guān)于戊怎樣讀和戊怎樣讀時(shí)辰的具體介紹,期望可以協(xié)助到您;假如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住保藏重視。


隨機(jī)文章:

發(fā)表回復(fù)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xiàng)已用 * 標(biāo)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