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七夕的古詩(關于中秋的古詩)

七夕的古詩

在日常學習、作業(yè)或日子中,咱們都保藏過令自己形象深入的古詩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篇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什么樣的古詩才經(jīng)典呢?以下是我?guī)驮蹅兪岸薜年P于七夕的古詩,期望可以協(xié)助到咱們。

1、《七夕》

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

彤云縹緲回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鉤。

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

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樓。

2、《七夕》

唐·崔國輔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風生玉漏,置水寫銀河。

尊下陳書本,閨中曝綺羅。

遙思漢武帝,青鳥何時過?

3、《七夕》

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自是人世一周歲,何妨天上只傍晚。

4、《七夕》

唐·竇常

露盤花水望三星,似乎虛無為降靈。

斜漢沒時人不寐,幾條蛛網(wǎng)劣勢庭。

楚塞馀春聽漸稀,斷猿今夕讓沾衣。

云埋老樹空山里,似乎千聲一度飛。

5、《七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6、《七夕》

唐·杜牧

云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jīng)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銀河。

7、《行香子》

(宋)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世、天上愁濃。

云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jīng)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8、《鵲橋仙》

(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世很多。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悠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9、《七夕》

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秀麗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10、《辛未七夕》

(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離別,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云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11、《燕歌行》

(三國)曹丕

秋風蕭條氣候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土,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fā)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12、《塞外七夕》

(清)納蘭容若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橋又迎河鼓。

清漏頻移,微云欲濕,正是金風玉露。

兩眉愁聚。待歸踏榆花,那時才訴。

只恐重逢,分明相視卻無語。

人世分別很多,向瓜果筵前,碧天凝竚。

連理千花,想念一葉,究竟隨風何處。羈棲良苦。

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今夜天孫,笑人愁似許。

13、《迢迢牽牛星》

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銀河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整天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銀河清且淺,相去復幾何!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14、《異鄉(xiāng)七夕》

孟浩然

異鄉(xiāng)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銀河,迢迢問斗牛。

15、《七夕》

楊樸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世巧,不道人世巧已多。

16、《七夕》

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分別還有經(jīng)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17、《鷓鴣天·當日佳期鵲誤傳》

晏幾道

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

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

歡盡夜,別經(jīng)年。別多歡少怎么辦天。

情知此會無長計,天涯涼蟾亦未圓。

18、《鵲橋仙·七夕》

范成大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法、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分別心緒。

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七夕的古詩有哪些

導語:關于七夕的古詩有哪些?七夕乞巧,這個節(jié)日起源于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咱們于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于乞巧的記載。

關于七夕的古詩有哪些

一、 露蛩初響,機杼還催織。 —— 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二、 幸回郎意且斯須,一年中別今始初。 —— 王建《七夕曲》

三、 誰忍窺銀河,迢迢問斗牛。 —— 孟浩然《異鄉(xiāng)七夕》

四、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五、 緱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學癡牛?女。 —— 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六、 分鈿擘釵涼葉下。 —— 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七、 西風吹鶴到人世。 —— 吳文英《訴衷情七夕》

八、 塵緣一點,回憶西風又遺跡。 —— 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九、 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 —— 任希古《和長孫秘監(jiān)七夕》

十、 待授予、溫順醉鄉(xiāng)。 —— 劉鎮(zhèn)《柳梢青七夕》

十一、 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 —— 李商隱《壬申七夕》

十二、 高樹數(shù)聲蟬送晚。 —— 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十三、 遙愁今夜河水隔,龍駕車轅鵲填石。 —— 王建《七夕曲》

十四、 夜色銀河情一片。 —— 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十五、 兩情若是悠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十六、 留連,有殘蟬韻晚,時歌金縷。 —— 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十七、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 李商隱《辛未七夕》

十八、 玉纖暗數(shù)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 —— 顧貞觀《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十九、 鶴鉤空帶蛛絲卷。 —— 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關于七夕的古詩有哪些

一、 瓜果幾度蒼涼,孤寂羅池客。 —— 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二、 花庭開粉席,云岫敞針樓。 —— 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三、 怕聞井葉西風到。 —— 吳文英《秋蕊香七夕》

四、 天公定亦憐嬌俊,念兒女,經(jīng)年愁損。 —— 顧貞觀《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五、 深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 —— 趙以夫《鵲橋仙富沙七夕為友人賦》

六、 恨無端、添葉與青梧,倒減卻、黃楊一寸。 —— 顧貞觀《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七、 遺跡曉風吹霧散。 —— 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八、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世很多。 ——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九、 笑倩誰扶,又被春纖,攪住吟須。 —— 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十、 天如水,團扇撲流螢。 —— 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十一、 七夕年年信不違,銀河清淺白云微,蟾光鵲影伯勞飛。 —— 毛文錫《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違》

十二、 流蘇翠帳星渚間,環(huán)佩無聲燈寂寂。 —— 王建《七夕曲》

十三、 東飛烏鵲西飛燕。 —— 陳師道《菩薩蠻七夕》

十四、 問歡情幾何?早拾掇、新愁重織。 —— 張?《奪錦標七夕》

十五、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謝。 —— 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十六、 乞巧雙蛾加意畫。 —— 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十七、 分別還有經(jīng)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 徐凝《七夕》

十八、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 林杰《乞巧》

十九、 卻扇藏嬌,牽衣索笑,今夜差涼。 —— 劉鎮(zhèn)《柳梢青七夕》

二十、 倉促便倒離尊,悵遇合、云銷萍聚。 —— 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關于七夕的古詩句

1. 關于七夕節(jié)的古詩

關于七夕的詩句古詩有:1、唐·林杰《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2、唐·孟浩然《異鄉(xiāng)七夕》異鄉(xiāng)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銀河,迢迢問斗牛。3、宋·陳師道《菩薩蠻·七夕》東飛烏鵲西飛燕。

盈盈一水經(jīng)年見。急雨洗香車。

天回銀河斜。離愁千載上。

相遠長相望。終不似人世。

回頭萬里山。4、宋·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世很多。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悠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5、唐·李商隱《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分別,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清漏漸移相望久,微云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2. 關于七夕的詩句

唯借烈酒千般思

奈惜丹桂空留香

玉盤輕舞孤寂紗

恐驚鉤月隨西下

今朝弦月夢相依

更鼓敦促無人回

流水傾聽想念語

折柳相送待七夕

年年七夕今又至

翩翩飛鵲各不同

銀河渡橋人仍舊

想念離苦化雨愁

和青鳥七夕詩

平步青云九宵去

鳥鵲相隨銀河里

告別牛郎織女情

七七相會淚如雨

落日不愿西山墜

絕唱千古無人比

銀河天邊開,想念兩界來。

鵲搭情意橋,雨訴分別愁。

七夕詩

風雨七夕夜–嘯之

七夕,古今詩人慣詠星月與悲情。吾生雖晚,人情冷暖卻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揮手袖底風”罷。是夜,窗外風雨如晦,吾獨坐陋室,聽一曲《塵緣》,組成詩韻一首,覺放諸古今,亦獨有風味也。乃書于紙上。畢而臥。凄然入夢。乙酉年七月初七。嘯之記。

日暮晴空起墨云,無端又阻有情人。

終身幾度一良夜?淚若傾盆又一年。

風雨七夕計已久,冷暖人事亦非鮮。

年來慣作孤燈讀,哪管晴天或雨天.

七夕–嘯之

一紙書成寄不成,遠游長嘯且徐行。

登峰日落天遼莽,踏岸江流月半明。

利欲功名似易水,家國兒女若浮萍。

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

千聲玉佩過玲玲。

分別還有經(jīng)年客,

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

新詞傳唱《牡丹亭》。

悲傷拍遍無人會,

自掐檀痕教小伶。

秋夕

(唐)杜牧

紅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夜女歌

(晉)無名氏

婉孌不終夕,

一別周年期。

桑蠶不作繭,

盡夜長懸絲。

韓莊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xiāng),

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

山眉澹碧月眉黃。

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銀河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整天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銀河清且淺,相去復幾何。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3. 關于七夕節(jié)的古詩

1、《秋夕》唐代: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譯文:在秋夜里燭光映照著畫屏,手拿著小羅扇撲打螢火蟲。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默坐寢宮注視牛郎織女星。

2、《鵲橋仙·纖云弄巧》宋代: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世很多。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悠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譯文:纖薄的云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想念的愁怨,悠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然渡過。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人世那些長相廝守卻同床異夢的夫妻。共訴想念,柔情似水,時刻短的相會如夢如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只需兩情執(zhí)迷不悟,又何須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3、《迢迢牽牛星》兩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銀河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整天不成章,泣涕零如雨。銀河清且淺,相去復幾何!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譯文:那悠遠而亮潔的牽牛星,那皎白而悠遠的織女星。織女正搖擺柔長皎白的雙手,織布機札札不斷地響個不斷。由于想念而整天也織不出什么把戲,她哭泣的淚水凋謝如雨。只隔了道清清淺淺的銀河,他倆相界離也沒有多遠。相隔在清清淺淺的銀河兩頭,含情脈脈相視無言地癡癡凝睇。

4、《乞巧》唐代: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譯文:七夕晚上,望著蔚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銀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家家戶戶都在一邊欣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5、《七夕》唐代: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分別還有經(jīng)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譯文:一道仙鵲架起的小橋橫臥在那蒼茫的銀河上。聽著織女的配環(huán)叮咚,看她款款地過橋而來。

我和伊人的離別是不會暫停地一年復一年。欣然間昂首望去只見到牛郎星仍舊閃耀,亙古光華不變;我的哀愁啊,就逐漸的不那么顯著。

4. 七夕的詩句有那些

迢迢牽牛星 (梁)蕭統(tǒng) 迢迢牽牛星,皎皎銀河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整天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銀河清且淺,相去復幾何。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唐)權德輿 今天云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分別還有經(jīng)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鵲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這首詩傳說是唐朝的一個六歲的小孩,林杰寫的,在一些當?shù)貜V為傳誦,七夕望月之時往往吟哦。

鵲橋仙(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世很多。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悠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詞(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世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shù)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銀河三更看斗牛。

七夕(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漫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何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宋)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世巧,不道人世巧已多。

七夕(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 彤云縹緲回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鉤。

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 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樓。

七夕(唐)崔國輔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風生玉漏,置水寫銀河。

尊下陳書本,閨中曝綺羅。 遙思漢武帝,青鳥何時過? 七夕(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自是人世一周歲,何妨天上只傍晚。

七夕(唐)竇常 露盤花水望三星,似乎虛無為降靈。 斜漢沒時人不寐,幾條蛛網(wǎng)劣勢庭。

楚塞馀春聽漸稀,斷猿今夕讓沾衣。 云埋老樹空山里,似乎千聲一度飛。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唐)杜牧 云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jīng)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銀河。

七夕(唐)杜審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

袨服鏘環(huán)佩,香筵拂綺羅。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七夕賦詠成篇(唐)何仲宣 日日思歸勤理鬢,朝朝佇望懶調(diào)梭。 凌風寶扇遙臨月,映水仙車遠渡河。

歷歷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羅。 通宵道意終無盡,向曉離愁已復多。

七夕(唐)李賀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世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唐)李嶠 靈匹三秋會,仙期七夕過。查來人泛海,橋渡鵲填河。

帝縷升銀閣,天機罷玉梭。誰言七襄詠,重入五弦歌。

同賦山居七夕(唐)李嶠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開粉席,云岫敞針樓。

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七夕歌(唐)劉言史 星寥寥兮月細輪,佳期可想兮不可親。 云衣香薄妝態(tài)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將極,妖紅慘黛生愁色。 孤寂低容入舊機,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世不見因誰知,萬家閨艷求此刻。 碧空露重彩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

七夕(唐)李商隱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七夕偶題(唐)李商隱 寶婺搖珠佩,常娥照玉輪。靈歸天上匹,巧遺人世人。

花果香千戶,笙竽濫鄰居。明朝曬犢鼻,方信阮家貧。

壬申七夕(唐)李商隱 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風輕惟響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傳香遠,榆高送影斜。成都過卜肆,曾妒識靈槎。

辛未七夕(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分別,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云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七夕寄張氏兄弟(唐)李郢 新秋牛女會佳期,紅粉筵開玉饌時。 好與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曉羨蛛絲。

七夕(唐)李中 星河耿耿正新秋,絲竹千家列彩樓。 惋惜穿針方有興,纖纖初月磨難留。

七夕(唐)劉威 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 云收喜氣星樓曉,香拂輕塵玉殿空。

翠輦不可青草路,金鑾徒候白榆風。 采盤花閣無量意,只在游絲一縷中。

七夕二首(唐)劉禹錫 河鼓靈旗動,嫦娥破鏡斜。滿空天是幕,徐轉斗為車。

機罷猶安石,橋成不礙槎。誰知觀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啟云帳,神馭上星橋。初喜渡銀河,頻驚轉斗杓。

馀霞張錦幛,輕電閃紅綃。非是人世世,還悲后會遙。

七夕詩(唐)盧綸 涼風吹玉露,銀河有幽期。星彩光仍隱,云容掩復離。

良宵驚曙早,閏歲怨秋遲。何事金閨子,空傳得網(wǎng)絲。

七夕詩(唐)盧綸 祥光若可求,閨女夜登樓。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鉛華潛警曙,機杼暗傳秋。回想斂馀眷,人天俱是愁。

七夕(唐)盧殷 河耿月涼時,牽牛織女期。歡娛方在此,漏刻竟由誰。

定不嫌秋駛,唯當乞夜遲。全勝客子婦,十載泣生離。

七夕(唐)杜甫 牽牛在河西,織女處河東。 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七夕(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秀麗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七夕(唐)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月為開帳燭,。

5. 七夕節(jié)的詩句

七夕 時代:【唐】 作者:【杜牧】 體裁:【七絕】 類別:【】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 時代:【宋】 作者:【楊樸】 體裁:【七絕】 類別:【】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織金梭。

年年乞與人世巧,不道人世巧已多。 七夕 時代:【清】 作者:【吳綃】 體裁:【七律】 類別:【】 星光歷歷漢悠悠,悵望雙星獨倚樓。

莫謂人世多別恨,便疑天上有離愁。 梁清謫去誰相伴,子晉歸來合公游。

惟有月娥應最妒,一輪風露不堪秋。 怨天孫 七夕 時代:【清】 作者:【朱彝尊】 體裁:【】 類別:【】 一水填卻雙星踐約。

乞巧誰憑。 訴愁君莫,知道呆女癡牛,肯憐不。

悠悠歲月辭家者,孤眠且。 此夕何夕也。

碧梧小院風細,露檻同憑,昔年曾。 紅娘子 時代:【清】 作者:【朱彝尊】 體裁:【】 類別:【】 袖薄吹香過,發(fā)重縈鬟亸。

壓眾風流,傾城色笑,趁時梳裹。 慣新詩詠罷少人知,一篇篇教和。

別淚看頻墮,密約何嘗果。 七夕星河,中秋院子,上元燈光。

悔其時花月不幸宵,鎮(zhèn)相逢枯坐。 乞巧 時代:【唐】 作者:【林杰】 體裁:【七絕】 類別:【】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七夕 時代:【宋】 作者:【仇遠】 體裁:【】 類別:【】 河鼓天孫各老成,無愁可解任秋聲。

癡兒笑月羞眉曲,稚女穿針斗眼明。 夜半且分瓜果供,天中豈識分別情。

未能免俗消光景,醉臥西風夢亦清。 鵲橋仙 七夕 時代:【宋】 作者:【范成大】 體裁:【詞】 類別:【】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法、風姨吹雨。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分別心緒。

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七夕 時代:【唐】 作者:【李賀】 體裁:【五律】 類別:【】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世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牽牛織女 時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古】 類別:【】 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

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神光意難候,此事終蒙朧。

颯然精靈合,何須秋遂通。 亭亭新妝立,龍駕具曾空。

世人亦為爾,祈請走兒童。 稱家隨豐儉,白屋達公宮。

膳夫翊堂殿,鳴玉凄房櫳。 曝衣遍全國,曳月?lián)P和風。

蛛絲小人態(tài),曲綴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終。

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動如律,極力機杼中。

雖無姑舅事,敢昧織作功。 分明君臣契,天涯或未容。

義無棄禮法,恩始配偶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

方圓茍齟齬,老公多英豪。 七夕 時代:【唐】 作者:【杜審言】 體裁:【五律】 類別:【】 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

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 袨服鏘環(huán)佩,香筵拂綺羅。

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等等。

滿足請采用。

6. 與七夕有關的詩句

兩情若是悠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異鄉(xiāng)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 孟浩然《異鄉(xiāng)七夕》天上分金鏡,人世望玉鉤。

—— 李賀《七夕》木蘭槳子藕花鄉(xiāng),唱罷廳紅晚氣涼。 —— 姚燮《韓莊閘舟中七夕》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

—— 德容《七夕二首·其一》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 李賀《七夕》無半點閑愁去向,問三生醉夢何如。

—— 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世很多。 ——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 林杰《乞巧》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 杜牧《秋夕》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 盧摯《陶醉春風·七夕》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 林杰《乞巧》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 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此日六軍同駐馬,其時七夕笑牽牛。 —— 李商隱《馬嵬·其二》喜鵲橋成催鳳駕。

—— 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分別還有經(jīng)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 徐凝《七夕》。

7. 七夕古詩詞

以下幾首都是寫七夕的比較聞名的古詩詞。

行香子·七夕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

正人世、天上愁濃。云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星橋鵲駕,經(jīng)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鵲橋仙·七夕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原文: 緱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學癡牛女。風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

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辛未七夕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 原文: 恐是仙家好分別,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云未接過來遲。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秋夕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天階 一作:天街;臥看 一作:坐看)。

8. 【關于七夕的名句

1、鵲橋仙(宋)秦觀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世很多.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2、鵲橋仙 (七夕) 盧炳馀霞散綺,明河翻雪.隱約鵲橋初結.牛郎織女兩巴結,勝卻、人世歡悅.一宵相會,經(jīng)年離別.此語真成浪說.細思怎得似嫦娥,解獨宿、廣寒宮闕.3、七夕 (樂府詩)迢迢牽牛星,皎皎銀河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整天不成章,泣涕零如雨.銀河清且淺,相去復幾何?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4、七夕嘯之一紙書成寄不成,遠游長嘯且徐行.登峰日落天遼莽,踏岸江流月半明.利欲功名似易水,家國兒女若浮萍.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5、七夕 (唐五代·后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與人世巧,不道人世巧已多.6、古意 (唐)孟郊 河濱織女星,河畔牽牛郎.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

關于七夕的古詩

關于七夕的古詩

在學習、作業(yè)或日子中,咱們一定都觸摸過一些運用較為遍及的古詩吧,古詩按內(nèi)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行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等。還在苦苦尋覓優(yōu)異經(jīng)典的古詩嗎?下面是我收集拾掇的關于七夕的古詩,歡迎閱覽與保藏。

關于七夕的古詩1

七夕

(五代·后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世巧,不道人世巧已多。

七夕

(唐)權德輿

今天云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分別還有經(jīng)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詞

(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世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shù)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銀河三更看斗牛。

七夕

(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漫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何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秋夕

(唐)杜牧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

(宋)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世巧,不道人世巧已多。

七夕

【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漫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何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

【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

彤云縹緲回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鉤。

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

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樓。

七夕

【唐】崔國輔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風生玉漏,置水寫銀河。

尊下陳書本,閨中曝綺羅。

遙思漢武帝,青鳥何時過?

七夕宴懸圃二首

【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刻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世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shù)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銀河三更看斗牛。

七夕

【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自是人世一周歲,何妨天上只傍晚。

七夕

【唐】竇常

露盤花水望三星,似乎虛無為降靈。

斜漢沒時人不寐,幾條蛛網(wǎng)劣勢庭。

楚塞馀春聽漸稀,斷猿今夕讓沾衣。

云埋老樹空山里,似乎千聲一度飛。

七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

【唐】杜牧

云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jīng)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銀河。

七夕

【唐】杜審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

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

袨服鏘環(huán)佩,香筵拂綺羅。

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七夕賦詠成篇

【唐】何仲宣

日日思歸勤理鬢,朝朝佇望懶調(diào)梭。

凌風寶扇遙臨月,映水仙車遠渡河。

歷歷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羅。

通宵道意終無盡,向曉離愁已復多。

關于七夕的古詩2

幽情

鵲橋煙雨落雙肩

離歌幽怨千百年

安坐窗前空憶愿

望眼欲穿盼君還

愚情

仰視仙女聚佳期

獨人雙肩何所依

心慕天仙有傾吐

感嘆凡人為情愚

亦情

凝睇銀河鋪蒼穹

彩橋高架鳥鵲鳴

千古美談傳當代

煙雨往后現(xiàn)彩虹

別情

遙寄蒼穹兩顆星

鵲橋真情舞春風

夜半突然一陣雨

仙子灑淚告別情

珍情

讀罷春秋化作煙

千古癡人鵲橋仙

銀河橫渡真情現(xiàn)

今宵雨后盼他年

怨情

守望銀河蒼穹間

鵲橋隱現(xiàn)云霧端

泊車停步昂首望

焰火散盡誰是仙

有關七夕的古詩詞

有關七夕的古詩詞有如下:

1、唐代杜牧的《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譯文

銀燭的燭光映著冷清的畫屏,手執(zhí)綾羅小扇撲打螢火蟲。

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默坐注視銀河兩旁的牛郎織女星。

2、元代盧摯的《陶醉春風·七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蛛絲度繡針,龍麝焚金鼎。慶人世七夕佳令。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譯文

白銀燭臺放射出的光線照亮了畫屏,在晴朗的夜晚靜靜地坐在亭子里。婦女們用蛛絲穿過繡針在乞巧,金鼎中焚燒著龍麝香,人們都在慶祝人世七夕這個佳節(jié),躺下來看牽牛織女星得鵲橋相會月亮飄過梧桐樹投下了影子。

3、唐代白居易的《七夕》

煙霄微月澹漫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何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譯文

昂首仰視明月漫空,慨嘆漫漫歷史長河中七夕與秋天都是相同的。

每一年的這一天,牛郎與織女都體會著團聚的歡愉與離別的煩惱。

4、唐代李商隱的《辛未七夕》

恐是仙家好分別,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云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譯文

恐怕是仙人們喜愛分別,所以才叫人們長期期望相會的日期。

歷來上天布滿彩霞直垂銀河畔,豈必硬要等候那金風四起玉露凝成之時?

清輝跟著時刻的推移長時相望已久,接織女過河的微云恰恰出現(xiàn)得遲。

怎么會忘掉不酬報填河以渡的烏鵲,單給蜘蛛的偏心向它請求巧絲。

5、唐代林杰的《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譯文

七夕佳節(jié),人們紛繁昂首仰視眾多天空,就好像能看見牛郎織女渡過銀河在鵲橋上相會。

家家戶戶都在一邊欣賞秋月,一邊乞巧,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以上文字內(nèi)容便是小編拾掇的關于關于七夕的古詩和關于中秋的古詩的具體介紹,期望可以協(xié)助到您;假如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住保藏重視。


隨機文章:

發(fā)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