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密院(格魯派)

下密院,坐落于拉薩市幸福路北邊,東與墨如寺相接。占地為2100平米(10.6廟)。下密院,藏語稱“舉麥扎倉”,是下邊地域弘傳密法之所,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密院最大名校之一。

下密院興建于1433年(藏歷第七繞迥之黃牛年),至今已有約五百七十多年。系宗喀巴八大徒弟(即:號稱之為絳噶哇高手 的嘉祥曲桑、上座桑炯瓦、上府仁欽堅贊、上府強僧哇、垛丹·健白嘉措、格西喜饒扎、杰尊·喜饒僧格、格西白炯瓦)中的第七位杰尊·吉饒僧格所建立。杰尊·喜繞僧格生在1382年(藏歷第六繞迥之水狗年),出生于后藏古爾瑪地區。父名丹巴瑪波,母經典名曲古扎西。幼時入納塘寺依珠巴·吉繞堪欽從師受沙彌戒,研修派系教學,在其中對香巴噶舉教學功底深刻。

1401年暑假游學全國各地,趕到前藏在沙拉曲頂聽宗喀巴授課顯密教學,深得精義。1419年(藏歷第七繞迥之土狗年)秋,宗喀巴為哲蚌寺阿扎倉大威德金剛本尊開關后到沙拉曲頂授課密法。法大會上宗喀巴大師對眾徒弟再三諭以:“吾之密法誰可以承繼發揚之?”而沒有人敢承擔。這時候,杰尊·喜繞僧格站起恭答:“高手 的密法,徒弟能承繼弘揚!”宗喀巴甚悅,立即賜以各種各樣密宗法器、經籍,并勉其努力發揚,權益“多情”(既有性命的全部蒼生)。杰尊·喜饒僧格遵循宗喀巴意旨先在桑布通蒙扎倉(即山南的那繞達布扎倉)為產業基地弘傳密法,后于1426年與師哥根敦珠巴搭伴到后藏弘傳演講顯宗各處精義后而返前藏,并在1433年在拉薩市修建密宗院,后由其徒弟杰·貢嘎頓珠在拉薩河上下游一帶弘傳所授密法,在小昭寺創建了上端密宗院,因喜饒僧格的密宗起源于拉薩市,故稱之為“下密院”。1445年圓寂,壽終63歲。

下密院的關鍵工程建筑包含經堂、佛殿、辯經場、印經房等。在其中不管工程建筑經營規模和藝術價值都以主殿為最。主殿建在密院中間,坐南朝北,高四層,有房子七十余間。最底層南邊為大經堂,北邊為佛殿,中有5門互通。經堂占地882平米,進深很大,有柱48根,正中間4柱直達二三層烘托高敞全景天窗,能容五百余名佛家弟子念經;四壁遍繪墻壁畫,內容多見格魯派小故事。東面室屋內有柱12根,供有泥塑制作佛象3尊。

經堂大門口兩有極大幅護法神墻壁畫6幅。佛殿總面積為415平米,西有廂廊。正殿主供宗喀巴大師三徒泥塑制作繪彩像,高約10米;上下為護法神殿,高約10米;上下為護法神殿,供有護法神像。主殿二層平面圖呈“冂”形,最北端圣殿內供有無量壽佛和觀世音菩薩泥塑像,余皆為佃舍;主殿三層亦為僧舍;主殿四層為達賴居所,總面積較小,僅有1柱。在主殿西面有一辯經場,中為室外場所,周邊是神殿工程建筑,其南與印經房互通。主殿正前43Km原為密院大門口,40Km為二門,二門上下全是物品排序的僧舍,已經拆卸在建。

下密院要求僧額為五百人,編有五個康村,設堪布1人、喇嘛翁則1人,全是任職期三年;強佐4人,任職期四年;格貴1人,任職期一年。所述僧職均須請示達賴或政攝核查任免,其崗位職責與上密院同樣。該寺在文G中遭遇毀壞,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政府部門付款修補,目前寺僧五十余人從業密教的修行。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