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烏齊寺(達隆噶舉派康區(qū)主寺)

類烏齊寺,康區(qū)達隆噶舉派的主寺,在昌都地區(qū)之類烏齊縣地區(qū),坐落于縣駐扎地往北的類烏齊鎮(zhèn),間距縣里29千米,通道路。類烏齊寺原名“揚貢寺”,藏語稱之為“查杰瑪”或“格蔡云龍”。由桑杰溫興建于1277年,在西藏擁有關(guān)鍵危害和獨特的政教影響力,遭受中間皇朝的高度重視。流傳,元朝泰定帝當政時,瑪卡皇太后前去藏地朝拜經(jīng)過該寺,她將自身的一半資產(chǎn)做為該寺的供奉;明代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封類烏齊寺第三世法臺杰哇堅贊為大國師,并賜封冊、印信和衣帽;清雍正帝賜封第十三世法臺龐球阿旺加為諾門汗呼圖克圖,賜金冊金印,并御書“法震西”牌匾;光緒帝曾賜封第二十一世法臺袞噶朗杰為諾門汗呼圖克官爵。不難看出類烏齊寺在西藏自治區(qū)、尤其是藏東在歷史上的獨特影響力。

類烏齊寺是康區(qū)危害較大的寺廟之一,曾長期性執(zhí)掌類烏齊一帶的地區(qū)政教權(quán)利。該寺做為下邊達隆的主寺,有著屬寺58座,遍布在昌都、青海省、四川和云南省等地,教徒甚眾,曾長駐僧人25000多的人。到二十世紀中期,亦有2000人。目前佛家弟子約300多的人。

類烏齊寺每一年夏天固定不動的跳神時間為:第一天跳“瑪爾羌姆”;第二天跳面具的眾本尊法舞、黑帽優(yōu)化法舞和格薩爾王三十二nba勇士舞;第三天跳護法神舞。到時候也要舉辦賽馬會、馬術(shù)表演等休閑活動,非常熱鬧。


隨機文章:

發(fā)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