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神秀《六祖壇經》
鼎州禪師和一個小沙彌在庭院里散步,一陣風刮來,樹葉紛紛而下。
禪師彎下腰,將樹葉一片片地撿起來,放在口袋里。
旁邊的小沙彌不解地說:“禪師!不要撿了,反正明天一大早,我們還會打掃的。”
鼎州禪師直起身來,語重心長地說:“話不能這樣講,明天打掃,就一定能掃干凈嗎?我多撿一片,就會使地上多一分干凈啊!”
小沙彌接著說道:“禪師!落葉那么多,您在前面撿,后面又落下來一大片,您是撿不完的!”
鼎州禪師一邊撿一邊說:“葉子不僅是落在地面上,還落在我們的心地上,我撿我心地上的落葉,終有撿完的一天。”
小沙彌聽后,終于懂得了禪者生活的真諦。
當佛陀住世的時候,有一個叫周利盤陀伽的弟子,非常愚笨,佛陀教他一首偈頌,常常是記下前句就忘了后句,記下后句又忘了前句,不得已,佛陀問他會什么,他說會掃地,佛陀就叫他掃地的時候念“拂塵掃垢”。周利盤陀伽念久了之后,就想,外面的塵垢臟可以用掃把打掃,心里有污穢時該如何清掃呢?
想著想著,周利盤陀伽便開悟了。
禪者要求隨其心凈則國土凈,故人人應隨時隨地除去自己心上的煩惱。鼎州禪師與其說是撿落葉,倒不如說是在清除心中的妄想煩惱,大地山河有多少落葉暫且不去管它,可是心里的落葉撿一片就會少一片。禪者,只要當下安心,就能立刻擁有大千世界的一切。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