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的故事:要眼珠

雷電喧轟海岳昏,一家愁閉雨中門。狂風(fēng)忽起烏云散,白日滿天星斗分。——宋·保寧仁勇禪師

洞山整理好行裝正式向師父辭行,師父問:“你想到哪里去啊?”

洞山說:“弟子想換個(gè)地方去參學(xué),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游。至于去什么地方,弟子也沒有一個(gè)明確的目標(biāo)。”

師父提示他說:“到湖南去看看吧!”

洞山說:“我不想去那里。”

師父問:“難道你想回家嘍?”

洞山說:“弟子并沒有回家的打算。”

師父知道洞山心中已有打算,也不想多問,長嘆一聲說道:“你離開此地,法界寬廣,茫茫人海,不知何時(shí)才能見面!”

洞山說:“只要心有靈犀,雖億劫相別,其實(shí)也是剎那不離的。”說完后就辭別了師父。

洞山輾轉(zhuǎn)來到云巖禪師那里,拜在禪師的法席下聆聽教誨。

一天,云巖禪師在寺院里悠閑地編織草鞋,洞山正好從他身邊經(jīng)過。

洞山一見面就說:“老師!我想跟您要一樣?xùn)|西,不知可不可以?”

云巖禪師仰著頭說:“你想要什么,說來聽聽!”

洞山不客氣地說道:“我想要老師的眼珠。”

云巖禪師聽后絲毫沒有生氣,反而笑瞇瞇地說:“要眼珠?你自己不是有眼珠嗎?”

洞山嘆了一口氣說:“我哪里有什么眼珠啊!”

云巖禪師淡淡一笑,站起身來,將手放在洞山的肩膀說:“如果你有眼珠,將如何安置?”

洞山無言以對。

云巖禪師皺了皺眉,十分嚴(yán)肅地說:“我想你要的眼珠,應(yīng)該不是我的,而是你自己的吧?”

洞山這時(shí)又改變了口氣說:“其實(shí)我要的并不是眼珠。”

云巖禪師對這種前后矛盾的說法異常生氣,不由得對洞山大喝一聲道:“你給我出去!”

這時(shí),洞山卻跪在地上,萬分誠懇地說:“弟子可以出去,只是我沒有眼珠,看不清道路。”

云巖禪師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胸口,說道:“我早就給你了,難道你看不到嗎?”

洞山終于當(dāng)下省悟。

洞山向云巖禪師索取眼珠,云巖禪師提示出了“心眼”的妙道,洞山才有所契悟。由此可見,肉眼雖然可以觀看到世間萬象卻無法觀察宇宙萬有的本體,只有脫離表象,才可以發(fā)現(xiàn)真理。


隨機(jī)文章:

發(fā)表回復(fù)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xiàng)已用 * 標(biāo)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