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安閑菩薩的意思,心經里的十種安閑,見者增福,隨心共享!

“觀安閑菩薩”是指誰?按照字義來看,觀是調查的意思。觀是用眼去觀,但這兒不是以眼睛的眼,而是以心眼、慧眼的眼來調查這人間的全部法。“安閑”便是“安閑”,咱們說他安閑安閑地日子,或小鳥在天空中安閑安閑地翱翔。但這并不是佛法上所說的安閑;佛法講安閑是指一個人擺脫了種種煩惱的捆綁束縛,心里沒有執著。

  (一)壽安閑:三明六通的阿羅漢在入滅前,可以隨意住世一劫,但只限終身罷了。菩薩的壽數要長可長,要短可短,不光隨自己組織,并且是隨機示現的,已無存亡壽夭之相。延萬劫而不長,促一念而不短,這便是壽安閑。釋迦牟尼佛也是壽安閑,只需眾生請佛住世,佛可以住人間一劫來度化眾生。

  (二)財安閑:菩薩所要全部所須之物,不必運營,天然可得到,這并非以神通力得到,而是過逝世所修的果報殊勝,所須之物包羅萬象,這便是財安閑。天人心想要進食,其所想要吃的食物就現前,這也是財安閑,僅僅其安閑力有限。

  (三)業安閑:眾生隨業力所轉,隨業力去投胎,隨煩惱業習去造業,但佛和菩薩摩訶薩就不被業力所轉,他們可以知道過逝世的某些業緣由,跟某區域的眾生有緣,可應機設化,利濟自若。這與阿羅漢不相同,阿羅漢稱為無生,這終身了結了存亡,就進入涅槃,不再出生了。

  (四)受生安閑:菩薩能隨愿入胎,在六道中隨愿到任何一道去度化有緣的眾生。他的受生并不像眾生愚癡般的入胎。有些菩薩入胎不迷,住胎就利誘了;有些入胎、住胎都不利誘,但一出胎就迷了;只要不退轉菩薩是入胎、住胎,乃至出胎都不利誘。悉達多太子(前生是凈幢菩薩Svetaketus)便是如此受生安閑,從兜率天觀機緣,再決議到凈飯王家中受生。

  (五)愿安閑:凡夫有愿,可貴安閑做到,就成虛愿;而菩薩要做的事,必得滿意完成,隨心想而做,隨愿而成,沒有愛莫能助的慨嘆。

  (六)心安閑:凡夫一般心神不定,夢想紛飛,心隨境轉,沒有辦法給予實在的操控;菩薩則不相同,能把握自心,不被外境所轉,不被貪、嗔、癡等煩惱所利誘,于任何境地,心里安閑安閑。

  (七)滿意安閑:也叫做神力安閑。菩薩具大神通,威力難量,要改變什么都能,要到哪里都可到,無障無礙。

  (八)法安閑:菩薩能修行全部法,亦能講演全部法,普令眾生,受法滿意。

  (九)勝解安閑:菩薩于佛法中自取勝解,了徹勝義;亦為他說,令他普取勝解,了徹勝義。

  (十)智安閑:菩薩具大智慧,善說法要,辯才無礙;眾生愛樂,歡欣受化。

  觀安閑菩薩,即般若觀慧已得安閑的菩薩,這主要是指菩薩以慧眼調查人間的本相,心不再利誘,身心安閑安閑。用經文來解說,照見五蘊皆空便是觀,度全部苦厄便是得安閑,所以但凡能調查真理取得苦楚擺脫者,都叫觀安閑菩薩。

泰國佛牌

法事刺符預定已開端

更多概況長按增加老友咨詢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