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金拉姆:禪修,不多人知道的兩個隱秘

  摘自《大地母親年代的降臨》央金拉姆著

禪修的兩個大隱秘

  禪修有兩個大隱秘,很建議,但很少人知道。

  第一個隱秘是“少數屢次”。最好的辦法是每天時刻短,一天做幾回。初學的人,哪怕每次只需五分鐘都好,但要盡量多做幾回。假如一天能有十幾回短短的禪修,一星期下來就會覺得生命變得不同了。

  每次禪修的質量遠比時刻的長短重要。坐久了,有些人只剩下身體在打坐,腦子想入非非到全國際各地去玩了,那是沒有任何含義、也沒有任何優點的。也有些人,一坐就昏昏眩沉睡著了,還不如好好睡一覺再坐。還有些人,每次要求自己坐久一點,又坐不住,后來一想到禪修就嚴重和煩惱。默坐時東想西想、昏眩打呼、拼命盡力等壞習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所以,一開端養成好習氣很重要。

  禪修是為了放松,不是競賽,也不是做功課。每次時刻短,次數多,你就會愈來愈喜愛默坐。

  第二個隱秘是“覺便是禪修”。你要你堅持覺性,便是在禪修。

  許多人認為禪修是要一種激動的感覺,像是大神附體了、看到佛菩薩了、心花怒放了……其實那不是真實的禪修。真實的禪修是很往常的,當你習氣在默坐時堅持覺性,慢慢地就會發現,在日常日子中,你隨時到處都能夠禪修。

  一段時刻今后,你會發現生命開端改變。你心中會有一種安靜的感覺,煩惱恰當變少了,會看到周圍的美麗,心里有一種很安靜的喜樂。

  每日禪坐十分鐘

  每天給自己最少十分鐘的禪修時刻。現代人都很忙,時刻不夠用,可是十分鐘必定找的出來。最好是每天多做幾回,有佛堂或許禪堂更好,假如沒有,床上或椅子上都行。

  身體要直,在屁股底下墊個枕頭,眼睛打開,平視前方。假如你有崇奉,能夠朗讀你的祈禱文。不論你是佛教徒仍是基督教徒、是回教徒或許是天主教徒,乃至是無神論者也沒有聯系。

  只需你能夠安靜下來,靜靜傾聽心里的聲響。既不要有什么企求的心,也不要跟著想法亂跑,僅僅靜靜地與自己共處。

  只需你堅持清醒就夠了,只需你堅持輕松就夠了,僅僅把自己安住在當下的狀況就夠了。這樣每天堅持在你的恰當狀況中,看到什么都不要跟從,想到什么更不要剖析,只需你安住在當下的那一刻就夠了。

  慢慢地,你會開宣布像天空一般的自性來,慢慢地,你就會發現躲在后邊的真實的自己。

  禪修便是這么建議

  禪修便是學習當下,堅持覺性。當下便是讓咱們從別離的腦筋國際里走出來。一旦有腦筋參加,必定是把咱們帶到一個不是眷戀曩昔、便是沮喪曩昔或許是期盼未來、憂慮未來這樣一個假象的國際里。只需當下,才干脫離曩昔和未來的國際。

  禪修的第一步是操練“止”,也便是堅持覺性、心不散亂。不是把心中止了,進入什么都沒有的境地,而是要放輕松,清楚理解地覺知當下。

  修止的辦法有許多,最直接的是“觀心不做作”,也便是不想曩昔未來,安住在當下。任何想法在腦際中出現時,不跟著東想西想,但好像也不要去阻撓它、消除它,只需不跟從它就能夠了。

  放松安住的感覺,有點像你剛運動完,“哈啊”一聲,一會兒放松的感覺。那時,全部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十分亮堂明晰,可是心里沒有任何想法,心不散亂。

  禪修時也不用修其他的法,不用起善念、祈請、感恩、只需安住放松,堅持清楚理解就好。

  其實禪修便是這么建議。

  一段精彩的禪修開示

  在禪修的過程中,有許多大師的法語對我的協助很大,以下是我常用的一段。

  現在為你開示本覺,關鍵有三:

  一、鏟除曩昔之念,不留纖毫痕跡;

  二、向未來之念敞開,不受他境所染;

  三、安住當下心境,不修整做作。

  如此的覺照,真實普通無奇,

  無思無念地觀照自我,

  若僅僅樸實調查,唯見明空之境,并無任何觀者存在,

  當下僅僅樸實的覺照罷了。

  此覺空明無染,非由他生,

  它真實無雜,明空不貳。

  它既非永久,亦非受造,

  但是它絕非虛無,因它光亮遍在。

  它也不是單一的實體,因它明顯地遍存萬物。

  但是它亦不似一般物質和合而成,

  因它不可分割,只具一味。

  總歸,咱們本具的自覺,絕非源自任何外物,

  如此方是真實調查實相之道。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