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的信徒平常到寺廟做義工、發心干事,一貫都是法喜充溢。瞬間一回到家又感到煩惱,請問在居家日子中,怎么堅持一顆歡欣心?
例如夫妻共處,互相是老夫老妻了,假如一方偶然念著「你曩昔都對我欠好」,一想到哪裡欠好,心裡就起了不歡欣的心,就不高興了。假如做太太的想到老公曩昔對她都很好、兒女都很好,凡事朝優點想,自然會感到歡欣。自己歡欣,也會把歡欣帶給家人,家人也會把歡欣回饋給你。
家庭裡的每一個成員,無妨多一點謙讓、多一點和睦,要培育禮貌、培育杰出的習氣,每一個人都有責任製造歡欣高興,這個家庭才會溫暖,「家」才有含義。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