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居士的條件_學佛居士應該從事什么作業?

成為居士的條件

  廣泛的居士許多,而成為一個真實意義上的居士,要具有哪些條件呢?《雜阿含經》卷四中有這么一段對話:婆羅門白佛言:“世尊!在家之人有幾法,能令后世安,后世樂?”佛告婆羅門:“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后世安,后世樂。多么為四?謂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這兒的“在家之人”指的便是居士,世尊說成為一個居士有四個條件的要求,分別是哪四個呢?

  一、信具足

  什么是“信具足”呢?具有對佛法堅實的崇奉叫“信具足”,學佛人關于世尊所宣傳的佛法大路要毫不懷疑,尊敬無比,不為任何世法所不堅定,不為任何離間所損壞,也便是決心具足,崇奉具足。

  二、戒具足

  什么是“戒具足”呢?便是具足戒律、威儀。戒律威儀是學佛的基本前提,沒有它們就沒有佛法的執行,所以每個學佛人都應該具有這方面的修為。提到這兒,有些居士心里或許會打小鼓:“具足戒律、威儀,是不是讓咱們也都落發受戒呀?是不是這也不精干,那也不讓干呢?”不是的!佛陀不會對學佛人勉為其難的。

  在家居士具足戒律威儀,是有條件、分階段的,你持守住了你那個階段上所該持守的律儀便是“戒具足”。剛剛三皈依的居士,沒人要求你去吃全素,沒有人要求你脫離家庭日子,更沒有人要求你拋棄作業、作業。你所要“具足”的是什么呢?榜首,皈依了佛就不能夠再皈依其它任何宗教的教主;第二,皈依了法,你就不能再皈依其它任何宗教思維;第三,皈依了僧,就不能再去皈依其它任何宗教的布道者。要好好的跟法師學佛法,從一而終,一以貫之,這便是三皈居士們的“戒具足”,除此之外,縱然還有五戒、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條大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大戒等等,與你沒有任何關系,它們對你不具任何捆綁力,你也不用擔驚受怕。

  當然,話說回來,假如你想進一步地提高自己,去受持了五戒,那么不殺生,不盜竊,不邪淫,不妄語,不喝酒便是你這個階段的“戒具足”;依此類推,什么階段守什么階段的戒律這叫“戒具足”。所以,學佛千萬不要懼怕戒律,它們不會成為你日子的妨礙;相反,你要是能守持住每個階段的律儀,一定會掃除許多人間的無辜災害。

  三、施具足

  什么是“施具足”呢?“施”便是施舍,將自己的資產、技術、才智等施與別人叫作“施舍”;常樂于行施舍,相等心行施舍,這便是“施具足”。施舍是六度傍邊很重要的一度,施舍的意圖是培育咱們一個廣大的胸襟,培育咱們一顆悲天憫人的情懷。“施具足”不是要咱們拿出自己悉數的產業來做好事,不是讓咱們盡心竭力協助別人,而是在有余力的情況下,量力而行地利益社會群眾,這叫“施具足”。

  四、慧具足

  什么叫“慧具足”呢?便是要具足才智。了知人間苦空無常的真理,了知諸法寂滅性空的賦性,在此前提下不舍人間,樂于修學佛道,長于化導眾生,這便是“慧具足”。熟讀經文,把佛法理論學得滾瓜爛熟,能夠七步之才,能夠信手拈來,講得頭頭是道,說得喋喋不休,這是慧具足嗎?不是的!“慧具足”要求咱們解行偏重,理論實踐相結合。

  現在許多居士都缺少這方面的圓融體會,學習佛法的時分,經典里告知咱們要善巧便利,你很快樂,覺得非常正確,但是遇到一件不順心思馬上大發雷霆,甚至大動干戈,這也不是慧具足。慧具足要求咱們把佛法與生命合二為一,以佛法輔導日子,這才是“慧具足”。

  佛陀說,一個居士具有了崇奉、律儀、施舍、才智這四個條件,就能夠得到此世后世安泰,此世后世擺脫。

學佛居士應該從事什么作業?

  咱們的日子離不開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穿衣吃飯是基本條件。這些東西怎樣來呢?當然要有合理的來歷,要有合理的手法來獲取日子資源;所以,不投機不是釋教的講法,釋教是講要以正業來獲得日子來歷,用合理的手法發家致富。

  在家釋教徒應該懂得怎樣正確求得日子資源、追求財富的問題;有些人經過殺生、詐騙等途徑得到金錢,這些金錢在獲得時如同很豐盛,但終究不會堆集下來,很快就會以各種緣由耗盡。所以千萬不要以邪命養活,假如以邪命養活,暫時或許會比較殷實,但這不會持久,并且這種財富對自他都有壞處,不只自己身后會墮入惡趣,甚至與自己結緣的人身后也會墮入惡趣。

  在家居士要以五戒和八正道來輔導自己的經濟日子;所謂“五戒”便是不殺生、不盜竊、不邪淫、不妄語、不喝酒。什么是合理的工作?《雜阿含經》中說:“種田行商賈,牧牛羊蓄息,邸舍以求,造屋舍床臥,六種資生具。”以現在而言,還應加上公教人員、醫護人員等,只要以合理的方法,勞心勞力換得的日子,皆稱為合理的工作。身為釋教徒,但凡與殺、盜、淫、妄語,甚至賭博、毒品等販賣有關的工作,都應防止;如屠戶、酤酒、酒家、舞廳、妓女戶、相命、占卜、釣具等,這些都是佛陀斥之為邪命的工作,所以釋教徒不應該以此營生。此外,貪婪、敲詐、克扣、仿冒、假造皆為不合法取財,王法既不容,佛制亦不答應。

  咱們若想不成為業際倒置者,就應常在上師三寶前祈求,哪怕是供一盞燈、點一支香、磕一個頭,也祈愿諸佛菩薩時間加持自己,此生甚至生生世世,行持善法、利益眾生,切莫轉生為業際倒置之人。所以,即使起先沒有生于業際倒置的種姓中,將來也很簡單變為業際倒置之人,故而,咱們有必要不遺余力使自相續不違反正法,為了不變成這樣,咱們有必要不能脫離修行的集體。假使你是在家人,也要常常觸摸釋教集體,最好跟情投意合的人一起放生、一起聞思、一起修行,否則的話,一旦自己業力現前,在這個過程中掉下去了,那時就像難如登天相同,誰都救不了你。現在人們日夜忙忙碌碌的是什么?便是人間小事,除此之外,真實企求擺脫者可謂屈指可數,如百里挑一;因而,在這種環境中,咱們一方面不要脫離清凈的修行集體,另一方面應當常常祈求上師三寶。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