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是什么節日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化而來。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看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風俗,撒播至今,經年累月。 [1-2] [36]
中秋節起源于上古時代,普及于漢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今后。中秋節是秋季時令風俗的歸納,其所包括的節俗要素,大都有陳舊的根由。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予懷念故土,懷念親人之情,祈盼豐盈、美好,成為五光十色、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2] [37]
開始“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后來才調至夏歷八月十五日。 [46] 中秋節與新年、清明節、端午節并稱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4] 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將其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
中秋節的意義
陰歷八月十五日。因居秋季三月之中,故稱為中秋節,風俗所以日全家聚會,吃月餅賞月。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化而來。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看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風俗,撒播至今,經年累月。
中秋節是什么?
陰歷八月十五日。因居秋季三月之中,故稱為中秋節,風俗所以日全家聚會,吃月餅賞月。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化而來。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看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風俗,撒播至今,經年累月。
以上文字內容便是小編收拾的關于中秋和中秋詩句經典古詩的具體介紹,期望可以協助到您;假如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住保藏重視。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