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中秋節是什么時分?有什么涵義?
2021年中秋節是什么時分?
2021年中秋節的日期:2021年09月21日,星期二,辛丑年(牛年)八月十五。間隔陰歷2021年中秋節還有232天。
傳統活動有哪些?
祭月(拜月)
祭月,在我國是一種非常陳舊的風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風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來,在廣東部分區域,人們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風俗。拜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將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順次拜祭月亮,請求福佑。祭月賞月,托月追思,表達了人們的夸姣祝福。祭月作為中秋節重要的祭禮之一,從古代連續至今,逐步演化為民間的賞月、頌月活動,一同也成為現代人巴望聚會、寄予對日子夸姣愿望的首要形狀。
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現在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于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于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道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色彩。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豎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有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往常大眾則豎一旗桿,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光不啻琉璃國際。中秋燃燈之俗其規劃好像僅次于元宵燈節。
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嚴厲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聽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風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滿意、吉慶之意。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的文字記載出現在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較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追月
所謂追月,便是過了陰歷八月十五,興猶未盡,所以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約親友好友,持續賞月,名為追月。據清人陳子厚《嶺南雜事鈔》序云:粵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親友治酒肴賞月,謂之追月。
中秋節2021年是幾月幾日 具體是哪一天
中秋節是秋季時令風俗的歸納,其所包括的節俗要素,大都有陳舊的根由。2021年中秋節具體時刻為公歷9月21日(星期二),陰歷為辛丑年八月十五,現在間隔還有27天。
中秋節的具體時刻
每年陰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因八月十五在秋季的中心,故稱為中秋節,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風俗,撒播至今經年累月。
中秋節有什么風俗
1、吃月餅
吃月餅是中秋節的首要風俗,據現有記載,吃月餅的風俗最早源于唐代,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感覺滋味極美,便命御膳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到了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雅稱,其制作方法也愈加精美。詩人蘇東坡有詩稱譽說:“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其甘旨可想而知。
2、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風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在月下,設大香案,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全家人順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全家有多少人就切成多少塊。
3、賞月
除了祭月,中秋節自古就有賞月的風俗,到了周代,每當中秋夜都要舉辦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吃食和酒,一群人圍在一同喝酒賞月。
2021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
2021年中秋節是9月21日。
中秋節起源于上古時代,普及于漢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今后。中秋節是秋季時令風俗的歸納,其所包括的節俗要素,大都有陳舊的根由。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予懷念故土,懷念親人之情,祈盼豐盈、美好,成為五光十色、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開始“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后來才調至夏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與新年、清明節、端午節并稱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2021年中秋節是星期幾?中秋節的含義簡介
2021年中秋節是星期幾?
中秋節在陰歷中是每年八月十五,2021年的具體日期是9月21號星期二。此刻節氣現已接近秋分,氣候逐步變得涼快。
在我國的陰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亮堂,所以又名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視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聚會。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予自己對故土和親人的懷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的含義簡介
標志著對親人和故土的懷念
在蘇軾的水調歌頭的最終一句話寫到: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就深入地表達了蘇軾對遠方親人的懷念之情,而且期望他們平平安安的和自己一同賞識月亮。還有著名詩人寫的靜夜思中的后兩句:舉頭望明月,垂頭思故土。這都具有深入的含義,表明晰八月十五應該是家人聚會的日子。由于八月十五的月亮滿意意滿,標志著家里的人滿意意滿。
通過前史的不斷發展,中秋節現已有了各式各樣的多重含義,這種含義現已深入的雕刻在了咱們的民族文化之中,現現在,咱們每到中秋節,都會全家人坐在一同賞月,一同吃月餅,一同聊一聊家里邊產生的一些工作,每到中秋節,家里邊的氣氛都會和友善睦的。
中秋節節日別稱:
依據我國的歷法,陰歷八月在秋季中心,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古時有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故稱月夕或祭月節。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首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中秋節月亮滿意,標志團圓,因而又名團圓節。中秋節月亮滿意,家人聚會,出嫁的女兒回家團圓,因而又稱團圓節、女兒節。在廣府區域,中秋節俗稱月光誕。仲秋時節各種瓜果老練上市,因稱果子節。侗族稱為 南瓜 節,仫佬族稱為后生節等。
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于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于明代文學作品。《西湖旅游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象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 蓮花 。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以上文字內容便是小編收拾的關于2021中秋節和2021年中秋節的具體介紹,期望可以協助到您;假如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住保藏重視。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