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傳佛教故事:化及野獸,來往阿鼻

云何名阿鼻地獄?阿言無,鼻言遮;阿言無,鼻言救;阿言無間,鼻言無動;阿言極熱,鼻言極惱;阿言不閑,鼻言不了。不閑不住,名阿鼻地獄。阿言火災,鼻言猛熱。猛火灶深入人心,名阿鼻地獄。——《觀佛三昧海經》

懷州柏尖山寺有一個釋曇詢,俗家姓楊,華陰縣人氏。他在二十二歲時,決策杜絕凡俗,游方參學。當他飄緲至墨池山的落泉寺,碰到曇淮高僧,便皈依了佛家。他常常去參觀考察僧稠高僧,僧稠對他非常好,她們說起禪法來,頗為投機性。接著,他又去鹿土谷修身養性禪定。他趕到后,匱乏的山泉水再次冒出,山頂的糜鹿一群群到院里來去玩。他的徒弟們覺得枯泉復流、糜鹿繞院,是受師傅的社會道德所感化,全是瑞祥之兆。曇詢并不驕傲自滿,也要去云門參學。

一次,曇詢因請法暫居云門,趕到一座山上,遇著濃霧朦朧,找不到路面,已經東摸西撞的情況下,突然有一個山神給他們標示途徑。曇詢在云門參禪時,曾經自己開拓出了一塊園地,用于種植蔬菜。有一個竊賊晚上來竅取園里的蔬菜水果,正想走的情況下,遇上一大群野蜂,把他叮得頭虛面腫,大聲吼叫。曇詢聽見有些人叫喊,趕忙離開了回來,不但沒有責怪來人,更為他細心治療。有一次,一個趙國人從很遠的地方趕到感謝說:“徒弟患病而死,人死之后看到閻王爺,閻王爺說我有罪,要打進煉獄。已經應急的時刻,突然看到師傅,蒙師父大慈大悲,為我講本人情,閻王爺才將我放跑。徒弟沒見過師傅,但卻獲得師傅的解救,故由不遠萬里,感謝師傅的恩點。”

曇詢在山頂來往,碰到老虎打架,亂咬了一天都還沒終止,它用手上的錫杖將其攔開,并踏入兩虎中間說:“大家同居生活樹林以內,原本沒什么冤仇,何苦要這般憎恨呢?”那兩只老虎聽了他的規勸,便分別低下頭飲氣而去。之后每到有虎、豹、熊、羆這類在山頂打架斗毆,他必去為他們調解。在他的一生中,入海鳥群中,海鳥不容易走避;入猛獸群中,猛獸與他為友。曇詢每一次坐禪,總要入定七日,入定時執行,經常出現白虎星入房做他的護法。他幽居巖穴十多年,沒有下山。隋文帝很尊敬他,頻繁下詔聘用他,又賜贈許多 禮品,但他還是不愿出山。

之后曇詢生病,在他臨終時,忽有神光映照,香風拂扇;又飛過來一只奇特的鳥,白頸赤身,繞著庭院飄舞,鳴叫聲悲切。這只鳥并不害怕人,有時候飛上房間門,有時候滯留在曇詢的床邊。當曇詢坐化時,那異鳥悲叫得更加強大,辛酸淚從它的眼里排出,它在庭院外邊滯留了幾個星期才飛走。另外,又有老虎獅子在庭院繞院悲吼三日。一時間,愁云慘霧彌漫著柏尖山寺,山崩石墜,樹木斷裂,澗水枯歇,全山的僧俗人等及其飛鳥走獸,莫不凄凄惶惶。由此可見圣賢謝世,乾坤而為暗淡,太陽太陰而為無光,并不是虛言。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