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煅來;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明·洪應明《菜根譚》
黃龍慧南禪師是石霜楚圓禪師的法嗣,俗姓章,江西玉山縣人。慧南禪師十一歲從本州懷玉寺智鑾禪師出家,十九歲落發受具足戒,后游方參學,先后師事于廬山歸宗自寶禪師、棲賢澄諟禪師、泐潭懷澄禪師、福巖審承禪師。其中懷澄禪師對慧南禪師尤為器重,曾經令他分座接眾,一時名震諸方。
慧南禪師與云峰文悅禪師相友善,文悅禪師見到慧南禪師,每每感嘆說:“慧南雖然有超人的智慧,可惜沒有遇到明師的錘煉!”
一日,慧南禪師隨同文悅禪師游西山,夜間談話,論及云門的禪道。
文悅禪師說:“澄公雖然是云門的后人,法道卻與師尊大不相同。”
慧南禪師追問道:“澄公的道法與云門祖師道法究竟有何不同?”
文悅禪師說:“云門如九轉丹砂,點鐵成金;澄公如汞銀,徒可玩,入煅則流去。”
慧南禪師一聽,以為文悅禪師是在貶損他的老師,不禁勃然大怒,拿起禪床上的枕頭劈頭蓋臉地向文悅禪師打去。
文悅禪師急忙奪路而走。
第二天,文悅禪師向慧南禪師道歉說:“云門氣宇如帝王,居高臨下,氣勢逼人,難道你愿意死在他的語句之下嗎?澄公雖有法則教人,但那是一種死的法則,死的法則能活得了人嗎?”說完便要離開。
慧南禪師一聽文悅禪師的話中大有深意,便問他說:“你認為誰的道法能適合我?”
文悅禪師說:“石霜慈明禪師的手段超過所有的人,你應該去向他求教!”
慧南禪師心中暗想:“文悅禪師事于翠巖和尚,他卻讓我去見石霜和尚,這對他有什么好處呢?”
過了幾天,慧南禪師便前往參禮石霜慈明禪師。途中,慧南禪師聽人說慈明禪師平時不管事,輕忽諸方小叢林,于是便心生悔意,遂改道登衡岳,投福嚴寺,禮謁福嚴賢和尚。賢和尚于是命慧南禪師充當書記。
不久,賢和尚圓寂了。郡守便請慈明禪師到福嚴寺擔任住持之位。慧南禪師得知此事,喜形于色,想親自會會這位大名鼎鼎的禪師。
慈明禪師到福嚴寺之后,慧南禪師一面隨眾參請,一面冷眼旁觀。他發現慈明禪師果然像人們傳說的那樣,不由得心灰意冷,可是轉念又想:“大丈夫心膂之間,其可自為疑礙乎?”
一天晚上,晚參結束之后,慧南禪師便入室請益。
慧南禪師道:“慧南見識敝陋,今天見到大德,就像是迷途之中得到指南之車,希望大師不吝賜教。”
慈明禪師道:“書記領徒游方,名聞叢林,即使有疑,也要坐下來商槯,怎么能站在地上呢?”于是便令侍者搬來禪床,請慧南禪師坐。慧南禪師被慈明禪師的誠懇所感動,惶恐不安,堅持不肯坐,并再三哀請慈明禪師為他開示。
慈明禪師道:“公學云門禪,必善其旨。如云放洞山三頓棒,是有吃棒分、無吃棒分?”
慧南禪師道:“有吃棒分。”
慈明禪師一聽,便板起臉孔說道:“如此說來,從早到晚,鵲鳴鴉噪,都應該吃棒了!”
慧南禪師隨即瞠目結舌,連連后退。
慈明禪師道:“我起初還擔心不能做你的老師,今日看來是可以的!”
說完,慈明禪師便端坐不動,接受黃龍的禮拜。然后又問道:“假如你能會取云門意旨,那么,趙州說‘臺山婆子,我為汝勘破了也’,哪里是他勘破婆子的地方?”
黃龍被問得冷汗直流,不能回答。
第二天,黃龍又去參謁,這次慈明禪師不再客氣,一見面就大罵不止,黃龍問道:“難道責罵就是我師慈悲的教法嗎?
慈明禪師反問道:“懷認為這是責罵?”
黃龍恍然大悟,隨即作了一偈道:“杰出叢林是趙州,老婆勘破沒來由;而今四海明如鏡,行人莫與路為仇。”
在受苦的時候,感到快樂;在委屈的時候,覺得公平;在忙碌的時候,仍然安閑;在受責的時候,知道慈悲,那就是體會出真正的禪心了!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