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心覺以前,劈柴擔水吃茶去;心覺以后,劈柴擔水吃茶去。——禪家妙語
趙州從諗門禪師是唐代時較為幽默的一位門禪師,他從二十歲具有五十七歲才行接近四十年的時間,一直都跟隨南泉普愿門禪師參學,以后飄緲四海四處游方,又不斷了二十年,八十歲時出任趙州觀音院方丈,壽終一百二十歲,大家都把他稱之為“趙州古佛”。
以前有一個學僧問趙州禪師道:“聽聞舉世聞名的南泉普愿門禪師是您的師傅,那他都發送給您什么?”
趙州禪師卻語無倫次道:“鎮州出產籮卜,每一個足有三斤重。”
也有一次,另一個學僧向趙州禪師請示報告道:“門禪師!真實修習的人是哪些呢?”
趙州禪師道:“現在我便是在認真地修習?!?/p>
學僧疑慮道:“如何?就連教師您也要修習嗎?”
趙州笑容道:“我也要用餐、入睡呀!”
學僧道:“您說的這種全是平時瑣碎,想要知道什么是修行?”
趙州反詢問道:“那么你認為我每日做的都無意義嗎?”
趙州禪師從南泉門禪師學得了哪些禪法,它是不可以言表的,假如能說得到的那毫無疑問也不是禪法的真傳。呆頭呆腦的學僧即然早已問了,趙州禪師不可以沒理他,一句“鎮州出產籮卜”,便是要告知學僧,鎮州出產籮卜,是極其平時的事。禪法也是這般,沒什么非常的物品可傳,這一切必須靠良好的心態去感悟。
禪,并不是一定要更改表象,鎮州出產籮卜,就要鎮州出產籮卜好啦;禪,更關鍵的是改變現狀的心里,即然要從本質上改變現狀,你又何苦管它是否傳法。如同趙州禪師用餐、入睡便是在修習,如果你覺得它是零碎的事兒,不能造成你的高度重視,就表明你已失去良好的心態。喪失良好的心態的人,又怎能了解趙州禪師每日所做的事是什么呢?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