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國的佛教文化歷史悠久,佛牌的制作最早可追溯到1000多年以前。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也誕生過很多著名的高僧與法師。
但泰國其實并不是每一個僧人都會法術,甚至說能夠加持佛牌。這與泰國僧人的種類有關,不同種類的僧人有著不同的能力方向。下面我為朋友們介紹一下:
首先要說的就是僧官:在泰國的佛教里,有所謂的僧官,主要是處理佛教中央與地方關于僧侶的行政工作。在泰國,只要是中等規模以上的佛寺,其住持多由僧官擔任,尤其是大佛寺住持或重要的僧侶職位,大多也由封爵的僧官擔任。泰國佛教能夠興盛,佛教政務能有效率的推行,這與僧官們的才學德性及領導能力有莫大的關系。在泰國一般所稱的昭坤就是指僧官,如大名鼎鼎的昭坤諾或是金佛寺住持昭坤通猜。
在各類僧人中,法術僧是最能貼近世俗的僧侶:國內大多數朋友一開始接觸泰國佛教,大都是因法術僧的神跡和口碑而對此產生興趣。如一般所知的龍婆添、龍婆yim、龍婆坤等等。泰國法術僧數量不少,他們普遍受到民間人士的信仰與崇拜,因為他們除了日常修行外,大多會隨順信眾的祈求,展現神通,滿足俗世需求,他們不但會替信眾畫符、刺符、治病或是驅魔、抓鬼,亦會使用自身所修,督造加持佛牌供信眾佩戴,大多數人對泰國佛教的認識,都是源自于法術僧,通常來說這些法術僧自幼出家,通過四處行腳,拜訪高僧大德,學習各種不同的與法術后常擁有極高的神通力,是泰國佛教中不可缺的群體。
南傳佛教的核心文化在于學問僧,也可以稱為研究僧~:學問僧主要的工作,是講學、寫作、注解、翻譯佛教經典等,他們終其一生,都在對佛法進行研究了解,所以通常對佛法有較深刻的體認,而且因重視行儀及道德的修養,深受教育界、學術界及知識份子的敬重,因此雖然在總僧侶的人數里,占的比例很少,但是在整個南傳佛教中,具有深厚的影響力,也是佛法傳承的主力。
常見的一般僧人:這是泰國佛教中,人數最多的一種,泛指尚在修習中的青年出家人,或在僧團中沒有職位的僧人,一般所說的“龍辟”也部分歸類在此。
這些僧人有的中年才出家,他們中很多人不求解脫但知足的生活,雖無大的修行見地,但他們是泰國佛教僧團最主要的基礎。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