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jīng)原文-佛經(jīng)原文

唐佛陀多羅譯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亮藏,三昧正受,全部如來光嚴(yán)住持,是諸眾生,清凈覺地,身心寂滅相等本際,滿意十方,不貳隨順,于不貳境,現(xiàn)諸凈土,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凈慧菩薩,威德安閑菩薩,辯音菩薩,凈諸業(yè)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相等法會。

文殊師利菩薩章

所以文殊師利菩薩在群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為此會諸來法眾,說于如來本起清凈,因地法行,及說菩薩于大乘中發(fā)清凈心,遠離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作是語已,心悅誠服,如是三請,終而復(fù)始。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人,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咨詢?nèi)鐏硪虻胤ㄐ校盀槟┦廊勘娚蟠蟪苏撸谜〕郑粔櫺耙姡杲裰B聽,當(dāng)為汝說。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欣,及諸群眾默但是聽。

善男人,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全部清凈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全部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云何無明。

善男人,全部眾生從無始來,種種倒置,猶如誘人,四方易處,妄認(rèn)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善男人,空實無華,病者妄執(zhí),由妄執(zhí)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fù)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zhuǎn)存亡,故名無明。善男人,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于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于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全部眾生于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zhuǎn)存亡。

善男人,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zhuǎn),亦無身心受彼存亡,非作故無,賦性無故,彼感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感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凈覺隨順,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終究滿意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而于大乘中,發(fā)清凈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dāng)知,全部諸如來。

從于本因地,皆以才智覺。

了達于無明,知彼如空華,

即能免流通,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覺者如虛空。

相等不動轉(zhuǎn),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眾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賦性滿意故。

菩薩于此中,能發(fā)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普賢菩薩章

所以普賢菩薩在群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全部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凈境地,云何修行。

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于幻,若諸幻性全部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fù)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于存亡中常居變幻,曾不了知如幻境地,令夢想心云何擺脫,愿為末世全部眾生,作何便當(dāng)逐步修習(xí),令諸眾生永離諸幻。作是語已,心悅誠服,如是三請,終而復(fù)始。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人,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xí)菩薩如幻三昧,便當(dāng)逐步,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dāng)為汝說。

時普賢菩薩奉教歡欣,及諸群眾默但是聽。

善男人,全部眾生,種種變幻,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fù)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善男人,全部菩薩,及末世眾生,應(yīng)當(dāng)遠離全部變幻虛妄境地,由堅執(zhí)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fù)遠離,遠離為幻,亦復(fù)遠離,離遠離幻,亦復(fù)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比如鉆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fù)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善男人,知幻即離不作便當(dāng),離幻即覺,亦無逐步,全部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賢汝當(dāng)知,全部諸眾生。

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

圓覺心樹立,猶如虛空華。

依空而有相,空華若復(fù)滅。

虛空本不動,幻從諸覺生。

幻滅覺滿意,覺心不動故。

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

常應(yīng)遠離幻,諸幻悉皆離。

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

覺則無逐步,便當(dāng)亦如是。

普眼菩薩章

所以普眼菩薩在群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全部眾生,講演菩薩修行逐步,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便當(dāng)普令開悟,世尊若彼眾生無正便當(dāng),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即于圓覺不能悟入,愿與慈善,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便當(dāng)。作是語已,心悅誠服,如是三請,終而復(fù)始。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人,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于如來修行逐步,思惟住持,甚至假說種種便當(dāng),汝今諦聽,當(dāng)為汝說。時普眼菩薩奉教歡欣,及諸群眾默但是聽。

善男人,彼新學(xué)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凈圓覺心,應(yīng)當(dāng)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發(fā)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于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巨細便當(dāng),皆歸于水,暖氣歸火,動轉(zhuǎn)歸風(fēng),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dāng)在何處,即知此身,終究無體,和合為相,實同變幻,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組成,妄有緣氣,于中積累,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善男人,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化,無塵可得,于中緣塵,各歸散滅,終究無有緣心可見。

善男人,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比如磨鏡,垢盡明現(xiàn)。

善男人,當(dāng)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凈。

善男人,比如清凈摩尼寶珠,映于五色,隨方各現(xiàn),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

善男人,圓覺凈性,現(xiàn)于身心,隨類各應(yīng),彼愚癡者,說凈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fù)如是,由此不能遠于變幻,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善男人,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印象故,爾時便得無方清凈,無邊虛空覺所顯發(fā),覺圓明故,顯心清凈,心清凈故,見塵清凈,見清凈故,眼根清凈,根清凈故,眼識清凈,識清凈故,聞塵清凈,聞清凈故,耳根清凈,根清凈故,耳識清凈,識清凈故,覺塵清凈,如是甚至鼻舌身意,亦復(fù)如是。

善男人,根清凈故,色塵清凈,色清凈故,聲塵清凈,香味觸法,亦復(fù)如是。

善男人,六塵清凈故,地大清凈,地清凈故,水大清凈,火大風(fēng)大,亦復(fù)如是。

善男人,四大清凈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凈,彼清凈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凈,如是甚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全部清凈。

善男人,全部實相性清凈故,一身清凈,一身清凈故,多身清凈,多身清凈故,如是甚至十方眾生圓覺清凈。

善男人,一國際清凈故,多國際清凈,多國際清凈故,如是甚至盡于虛空,圓裹三世,全部相等清凈不動。

善男人,虛空如是相等不動,當(dāng)感覺性相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dāng)感覺性相等不動,如是甚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相等不動,當(dāng)感覺性相等不動。

善男人,覺性滿意清凈不動圓無邊故,當(dāng)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dāng)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dāng)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甚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

善男人,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甚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

善男人,覺成果故,當(dāng)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存亡,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xí),不輕初學(xué)。何以故,全部覺故,比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滿意,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善男人,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xí)此心得成果者,于此無修亦無成果,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于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恒河沙諸佛國際,猶如空華,亂起亂滅,若即若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原本成佛,存亡涅槃,猶如昨夢。

善男人,如昨夢故,當(dāng)知存亡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舍,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于此證中,無能無所,終究無證,亦無證者,全部法性相等不壞。

善男人,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逐步,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便當(dāng),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眼汝當(dāng)知,全部諸眾生。

身心皆如幻,身相屬四大。

心性歸六塵,四大體各離。

誰為和合者,如是漸修行。

全部悉清凈,不動遍法界。

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

全部佛國際,猶如虛空華。

三世悉相等,終究無往來不斷。

初發(fā)心菩薩,及末世眾生。

欲求入佛道,應(yīng)如是修習(xí)。

金剛藏菩薩章

所以金剛藏菩薩在群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為全部諸菩薩眾,宣傳如來圓覺清凈大陀羅尼,因地法行逐步便當(dāng),與諸眾生,開發(fā)蒙昧,在會法眾,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凈。世尊,若諸眾生原本成佛,何以復(fù)有全部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原因,如來復(fù)說原本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后起無明,全部如來,何時復(fù)生全部煩惱,唯愿不舍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隱秘藏,及為末世全部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作是語已,心悅誠服,如是三請,終而復(fù)始。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人,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于如來甚深隱秘終究便當(dāng),是諸菩薩最上教導(dǎo),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xué)菩薩,及諸末世全部眾生,得決議信,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dāng)為汝說。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欣,及諸群眾默但是聽。

善男人,全部國際,一直生滅,前后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xù),循環(huán)往復(fù),種種取舍,皆是輪回,未出輪回,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通,若免輪回,無有是處,比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由反轉(zhuǎn)火,云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fù)如是。

善男人,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況且輪轉(zhuǎn)存亡垢心,曾未清凈,觀佛圓覺而不旋復(fù),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善男人,比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全部諸翳。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華滅于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存亡涅槃,同于起滅,妙覺圓照,離于華翳。

善男人,當(dāng)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fù)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相等賦性。

善男人,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jīng)無量時,金性不壞,不該說言本非成果,如來圓覺,亦復(fù)如是。

善男人,全部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回及非輪回。

善男人,但諸聲聞所圓境地,身心言語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xiàn)涅槃,況且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地,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回心生輪回見,入于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是故我說全部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回底子。

善男人,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夢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辯于佛境,猶如空華復(fù)結(jié)空果,曲折妄相,無有是處。

善男人,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果圓覺便當(dāng),如是別離,非為正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金剛藏當(dāng)知,如來寂滅性。

未曾有終始,若以輪回心。

思惟即旋復(fù),但至輪回際。

不能入佛海,比如銷金礦。

金非銷故有,雖復(fù)原本金。

終以銷成果,一成真金體。

不復(fù)重為礦,存亡與涅槃。

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華相。

思惟猶變幻,況且詰虛妄。

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圓覺。

彌勒菩薩章

所以彌勒菩薩在群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隱秘藏,令諸群眾深悟輪回,別離邪正,能施末世全部眾生,無畏道眼于大涅槃,生決議信,無復(fù)重隨輪轉(zhuǎn)境地,起循環(huán)見。

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游如來大寂滅海,云何當(dāng)斷輪回底子,于諸輪回有幾種性,修佛菩提,幾等不同,回入塵勞,當(dāng)設(shè)幾種教化便當(dāng),度諸眾生,唯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諸修行全部菩薩,及末世眾生,慧目肅清照曜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作是語已,心悅誠服,如是三請,終而復(fù)始。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人,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艱深隱秘奇妙之義,令諸菩薩潔清慧目,及令全部末世眾生,永斷輪回,心悟?qū)嵪啵邿o生忍,汝今諦聽,當(dāng)為汝說。時彌勒菩薩奉教歡欣,及諸群眾默但是聽。

善男人,全部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若諸國際全部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dāng)知輪回,愛為底子,由有諸欲助發(fā)愛性,是故能令存亡相續(xù),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因為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yè),是故復(fù)生陰間餓鬼。知欲可厭,愛厭業(yè)道,舍惡樂善,復(fù)現(xiàn)天人,又知諸愛可討厭故,棄愛樂舍,還滋愛本,便現(xiàn)有為增上善果,皆輪回故,不成圣道。是故眾生欲脫存亡,免諸輪回,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善男人,菩薩改變示現(xiàn)人間,非愛為本,但以慈善令彼舍愛,假諸貪欲而入存亡,若諸末世全部眾生,能舍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回,勤求如來圓覺境地,于清凈心便得開悟。

善男人,全部眾生由本貪欲,發(fā)揮無明,顯出五性不同不等,依二種障而現(xiàn)深淺。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xù)諸存亡;云何五性?

善男人,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若諸眾生永舍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地。

善男人,若諸末世全部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dāng)發(fā)愿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地,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奇妙圓覺,滿意菩提及大涅槃。

善男人,全部眾生皆證圓覺,逢善常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xí),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巨細,皆成佛果,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是名眾生五性不同。

善男人,菩薩唯以大悲便當(dāng),入諸人間,開發(fā)未悟,甚至示現(xiàn)種種形相,逆順境地,與其搭檔,化令成佛,皆依無始清凈愿力,若諸末世全部眾生,于大圓覺起增上心,當(dāng)發(fā)菩薩清凈大愿,應(yīng)作是言,

愿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常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愿修行,漸斷諸障,障盡愿滿,便登擺脫清凈法殿,證大圓覺妙莊重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彌勒汝當(dāng)知,全部諸眾生。

不得大擺脫,皆由貪欲故。

墮落于存亡,若能斷憎愛。

及與貪嗔癡,不因不同性。

皆得成佛道,二障永銷滅。

求師得正悟,隨順菩薩愿。

依止大涅槃,十方諸菩薩。

皆以大悲愿,示現(xiàn)入存亡。

現(xiàn)在修行者,及末世眾生,

勤斷諸愛見,便歸大圓覺。


隨機文章:

發(fā)表回復(fù)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biāo)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