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原文_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全文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 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僧三萬二千人俱。菩薩摩訶薩七萬二千,眾所常識得陀羅尼,成果辯才樂說無盡,安住三昧而不動轉,善能了知無盡之慧,得深法忍入深法門,于諸無量阿僧祇劫所修善法皆悉成果,摧伏眾魔降諸怨敵,吸取最莊重凈佛土,有大慈善諸相嚴身,于大精進得到對岸,善知全部言辭便當,所行威儀具足清凈,悉以得住三擺脫門,以無礙智靈通三世,發決議心不舍全部,憶想義趣堪忍才智,其諸菩薩德皆如是。其名曰:轉不退法輪菩薩、發心即轉法輪菩薩、無礙轉法輪菩薩、離垢凈菩薩、除諸蓋菩薩、示凈威儀見皆愛喜菩薩、妙相嚴凈王意菩薩、不誑全部眾生菩薩、無量積德行善海意菩薩、諸根常定不亂菩薩、實音聲菩薩、全部天贊菩薩、陀羅尼安閑王菩薩、辯才莊重菩薩、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彌勒菩薩、須彌頂王菩薩、海德寶嚴凈意菩薩、大嚴凈菩薩、大相菩薩、光相菩薩、光德菩薩、凈意菩薩、喜王菩薩、堅勢菩薩、堅意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七萬二千人。及三千大千國際全部釋、梵、護世天王,并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眾所常識多種善根,樂大法者皆來聚會。

  爾時,堅意菩薩在大會中,作是念言:“我于今者當問如來,所以所問,欲看護佛種、法種、僧種,令諸魔宮蔭蔽不現,摧伏自負增上慢者,未種善根者今當令種,已種善根者當令增加;若有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令發心,已發心者令不退轉,已不退者當令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計有所得住諸見者,皆悉令發舍離之心;樂小法者令不疑大法,樂大法者令生歡欣。”作是念已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我今欲于如來法中少有所問,唯愿聽許。”

  佛告堅意:“隨汝所問,吾當說明,令汝歡欣。”

  堅意菩薩白佛言:“世尊,頗有三昧,能令菩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常得不離值見諸佛,能以光亮普照十方,得安閑慧以破諸魔,得安閑智,獲天然智,得無生智,能不隨他得,不斷辯才,盡未來際得滿意足受無量命,樂聲聞者示聲聞乘,樂辟支佛者示辟支佛乘,樂大乘者為示大乘,靈通聲聞法而不入聲聞道,靈通辟支佛法而不入辟支佛道,靈通佛法而不究竟滅盡,示現聲聞形色威儀而內不離佛菩提心,示現辟支佛形色威儀而內不離佛大悲心,以如幻三昧力示現如來形色威儀,以善根力示現在于兜率天上,現受后身入于胞胎,初生落發坐佛道場,以深慧力現轉法輪,以便當力現入涅槃,以三昧力現分舍利,以本愿力現法滅盡?唯然世尊,行何三昧,能令菩薩示現如是諸積德行善事而不究竟入于涅槃?”

  佛告堅意菩薩言:“善哉!善哉!堅意,能問如來如是之義。當知汝能多所饒益安泰眾生,憐愍人世利安天人,當代后世菩薩蒙益。當知汝已深種善根,供養接近曩昔無量百千億佛,遍行諸道降魔怨敵,于佛法中得安閑智,教化看護諸菩薩眾,已知全部諸佛法藏,曾于恒河沙等佛所成果問答。堅意,如來于此眾會之中,不見天、龍、夜叉、乾闥婆及諸聲聞、求辟支佛者能作是問。唯有汝等大莊重者,乃能啟示如是之問。汝今諦聽,善懷念之,吾當為汝說諸菩薩成果三昧,得是積德行善復過于此。”

  堅意白佛言:“愿樂欲聞。”

  佛告堅意:“有三昧名首楞嚴,若有菩薩得是三昧,如汝所問,皆能示現于般涅槃而不永滅,示諸形色而不壞色相,遍游全部諸佛疆土而于疆土無所別離,悉能得值全部諸佛而不別離相等法性,示現遍行全部諸行而能善知諸行清凈,于諸天人最尊最上而不自高憍慢放逸,現行全部魔安閑力而不依倚魔所行事,遍行全部三界之中而于法相無所動轉,示現遍生諸趣道中而不別離有諸道相,善能說明全部法句以諸言辭開示其義,而知文字入相等相于諸言辭無所別離,常在禪定而現化眾生,行于盡忍、無生法忍,而說諸法有生滅相,獨步無畏猶如師子。”

  爾時,會中諸釋、梵、護世天王,全部群眾皆作是念:“我等猶尚未曾聞是三昧姓名,況且得聞說明其義?今來見佛快得善利,皆共得聞說首楞嚴三昧姓名。若善男人、善女性求佛道者,聞首楞嚴三昧義趣信解不疑,當知是人必于佛道不復退轉,況且信已受持讀誦,為別人說如說修行!”時諸釋、梵、護世天王,皆作是念:“我等今當為佛如來敷師子座、正法座、大上人座、大莊重座、大轉法輪座,當令如來于我此座說首楞嚴三昧。”是中人人各各自謂:“唯我為佛敷師子座,余人不能。”

  爾時,釋、梵、護世天王各為如來敷師子座,莊校清凈端嚴高顯,無量寶衣以敷其上,悉皆張施眾妙寶蓋,又以眾寶而為欄楯,于座左右無量寶樹枝葉間錯隊伍適當,垂諸幢幡張大寶張,眾寶交絡懸諸寶鈴,眾妙雜華以散其上,諸天雜香燒以熏之,金銀眾寶光亮間錯,種種嚴凈靡不具有。須臾之間于如來前,有八萬四千億那由他寶師子座,悉于眾會無所阻礙。逐個皇帝不見余座,各作是念:“我獨為佛敷師子座,佛當于我所敷座上說首楞嚴三昧。”時諸釋、梵、護世天王,敷座已竟,各白佛言:“唯愿如來坐我座上說首楞嚴三昧。”即時世尊現大神力,遍坐八萬四千億那由他師子座上。諸天各各見佛坐其所敷座上,不見余座。有一帝釋語余釋言:“汝觀如來坐我座上。”如是釋、梵、護世天王,各相謂言:“汝觀如來坐我座上。”有一釋言:“如來今者,但坐我座,不在汝座。”

  爾時,如來以諸釋、梵、護世天王宿緣應度,又欲少現首楞嚴三昧實力,亦為成果大乘行故,令諸眾會皆見如來遍在八萬四千億那由他寶師子座。全部群眾皆大歡欣得未曾有,各從座起合掌禮佛,咸作是言:“善哉!世尊,威神無量,令諸皇帝各滿所愿。”

  其諸皇帝所為如來施設座者,見佛神力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俱白佛言:“世尊,我等為欲供養如來,滅除全部眾生苦惱,看護正法不斷佛種,是故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愿令我等于未來世作佛如是威神之力,現在如來所作變現。”

  爾時,佛贊諸皇帝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為欲利益全部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為榜首供養如來。”

  時梵眾中有一梵王,名曰等行,白佛言:“世尊,多么如來為是實在?我座上是?余座上是?”

  佛告等行:“全部諸法皆空如幻,從和合有無有作者,皆從憶想別離而起,無有主故隨意而出,是諸如來皆是實在。云何為實?是諸如來本自不生,是故為實;是諸如來往后亦無,是故為實;是諸如來非四大攝,是故為實;諸陰入界皆所不攝,是故為實;是諸如來如先中后等無不同,是故為實。梵王,是諸如來等無不同。所以者何?是諸如來以色如故等,以受想行識如故等。所以故等,是諸如來以曩昔世如故等,以未來世如故等,以現在世如故等,以如幻法故等,以如影法故等,以無全部法故等,以無所歷來無所從去故等,是故如來名為相等。如全部法等,是諸如來亦復如是;如全部眾生等,是諸如來亦復如是;如諸全部人世佛等,是諸如來亦復如是;如全部人世等,是諸如來亦復如是,是故諸佛名為相等。梵王,是諸如來不過全部諸法如故,名為相等。梵王當知,如來悉知全部諸法如是相等,是故如來,于全部法名為相等。”

  等行梵王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來得是諸法等已,以妙色身示現眾生。”

  佛言:“梵王,是皆首楞嚴三昧,本行實力之所造成的也。所以事端,如來得此諸法等已,以妙色身示現眾生。”

  說是法時,等行梵王及萬梵天,于諸法中得和婉忍。爾時,如來還攝神力,諸佛及座皆不復現,全部眾會唯見一佛。

  爾時,佛告堅意菩薩:“首楞嚴三昧,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菩薩之所能得,唯有住在十地菩薩,乃能得是首楞嚴三昧。多么是首楞嚴三昧?謂修治心猶如虛空(一);調查現在眾生諸心(二);別離眾生諸根利鈍(三);決議了知眾生因果(四);于諸業中知無業報(五);入種種樂欲入已不忘(六);現知無量種種諸性(七);常能游戲華音三昧,能示眾生金剛心三昧,全部禪定安閑隨意(八);普觀全部所至諸道(九);于宿命智得無所礙(十);天眼無障(十一);得漏盡智非時不證(十二);于色無色得等入智(十三);于全部色示現游戲(十四);知諸音聲猶如響相(十五);順入念慧(十六);能以善言悅可眾生(十七);隨應說法(十八);知時非時(十九);能轉諸根(二十);說法不虛(二十一);順入真際(二十二);善能攝伏眾生之類(二十三);悉能具足諸波羅蜜(二十四);威儀進止未曾有異(二十五);破諸憶想虛妄別離(二十六);不壞法性盡其邊沿(二十七);一時現身住全部佛所(二十八);能持全部佛所說法(二十九);普于全部諸人世中安閑變身猶如影現(三十);善說諸乘度脫眾生常能護持三寶不停(三十一);發大莊重盡未來際而心未曾有疲惓想(三十二);普于全部諸所生處常能現身隨時不停(三十三);于諸生處示有所作(三十四);善能成果全部眾生(三十五);善能識知全部眾生(三十六);全部二乘不能丈量(三十七);善能具知諸音聲分(三十八);能使全部諸法熾盛(三十九);能使一劫作阿僧祇劫(四十);阿僧祇劫使作一劫(四十一);能使一國入阿僧祇國(四十二);阿僧祇國使入一國(四十三);無量佛國入一毛孔(四十四);全部眾生示入一身(四十五);了諸佛土同如虛空(四十六);身能遍至無余佛土(四十七);使全部身入于法性皆使無身(四十八);全部法性靈通無相(四十九);善能了知全部便當(五十);一音所說悉能靈通全部法性(五十一);講演一句能至無量阿僧祇劫(五十二);善觀全部法門不同(五十三);知善同異略廣說法(五十四);善知出過全部魔道(五十五);擴大便當才智光亮(五十六);身口意業才智為首(五十七);無行神一般現在前(五十八);以四無礙智能令全部眾生歡欣(五十九);現神通力通全部法性(六十);能以攝法普攝眾生(六十一);解諸人世眾生言語(六十二);于如幻法無有所疑(六十三);全部生處遍能安閑(六十四);所須之物隨意無乏(六十五);安閑示現全部眾生(六十六);于善惡者皆同福田(六十七);得入全部菩薩密法(六十八);常放光照無余國際(六十九);其智深遠無能測者(七十);其心猶如地水火風(七十一);長于諸法章句言辭而轉法輪(七十二);于如來地無所妨礙(七十三);天但是得無生法忍(七十四);得如實心諸煩惱垢所不能污(七十五);使全部水入一毛孔不嬈水性(七十六);修集無量福德善根(七十七);善知全部便當回向(七十八);善能改變遍行全部諸菩薩行(七十九);佛全部法心得安隱(八十);已得舍離宿業自身(八十一);能入諸佛秘密法藏(八十二);示現自恣游戲諸欲(八十三);聞無量法具足能持(八十四);求全部法心無厭足(八十五);順諸世法而不染污(八十六);于無量劫為人說法皆令謂如從旦至食(八十七);示現種種癃殘跛蹇聾盲喑啞以化眾生(八十八);百千密跡金剛力士常隨護侍(八十九);天然能觀知諸佛道(九十);能于一念示受無量很多劫壽(九十一);現行全部二乘儀法而內不舍諸菩薩行(九十二);其心善寂空無有相(九十三);于眾伎樂現自文娛而內不舍念佛三昧(九十四);若見若聞及觸共住皆能成果無量眾生(九十五);能于念念示成佛道隨本所化令得擺脫(九十六);示現入胎初生(九十七);落發成果佛道(九十八);轉于法輪(九十九);入大滅度而不永滅(一百)。

  “堅意,首楞嚴三昧如是無量,悉能示佛全部神力,無量眾生皆得饒益。堅意,首楞嚴三昧,不以一事一緣一義可知。全部禪定擺脫三昧,神通滿意無礙才智,皆攝在首楞嚴中。比如陂泉江河諸流皆入大海,如是菩薩全部禪定,皆在首楞嚴三昧。比如轉輪圣王,有大勇將諸四種兵皆悉侍從。堅意,如是全部三昧門、禪定門、辯才門、擺脫門、陀羅尼門、神通門、明擺脫門,是諸法門悉皆攝在首楞嚴三昧。隨有菩薩行首楞嚴三昧,全部三昧皆悉侍從。堅意,比如轉輪圣王行時七寶皆從。如是,堅意,首楞嚴三昧,全部助菩提法皆悉侍從,是故此三昧名為首楞嚴。”

  佛告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不可求財而以施舍,大千國際及諸大海天宮人世,全部寶藏、飲食衣服、象馬車乘,如是等物安閑施與。此皆是本積德行善所造成的,況以神力隨意所作!是名菩薩住首楞嚴三昧檀波羅蜜本事果報。”

  佛告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不復受戒于戒不動,為欲化導諸眾生故,現受持戒行諸威儀,示有所犯滅除過罪,而內清凈常無闕失。為欲教化諸眾生故,生于欲界作轉輪王,諸婇女眾恭順環繞,現有妻子五欲自恣,而內常在禪定凈戒,善能了見三有過患。堅意,是名菩薩住首楞嚴三昧尸波羅蜜本事果報。”

  佛告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修行忍辱究竟盡故,眾生不生而修于忍,諸法不起而修于忍,心無形色而修于忍,不得彼我而修于忍,不念存亡而修于忍,以涅槃性而修于忍,不壞法性而修于忍。菩薩如是修行忍辱,而無所修亦無不修,為化眾生生于欲界,現有嗔恨而內清凈,現行遠離而無遠近,為凈眾生壞世威儀而未曾壞諸法之性,現有所忍而無有法,常定不壞能夠忍者。菩薩成果如是忍辱,為斷眾生多嗔厭惡,而常稱嘆忍辱之福,亦復不得嗔恚忍辱。堅意,是名菩薩住首楞嚴三昧羼提波羅蜜本事果報。”

  佛告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發大精進得諸善法,而不發啟航口意業。為松懈者現行精進,欲令眾生隨效我學,而于諸法無發無受。所以者何?菩薩悉知全部諸法,常住法性不來不去;如是遠離身口意行,而能示現發行精進,亦不見法有成果者;現于人世發行精進,而于表里無所作為;常能來往無量佛國,而于身相相等不動;示現發行全部善法,而于諸法不得善惡;現行求法有所咨受,而于佛道不隨他教;現行接近和尚諸師,而為全部諸天人尊;現勤請問,而內自得無妨礙辯;現行恭順,而為全部天人戴仰;現入胞胎,而于諸法無所染污;現有出世,而于諸法不見生滅;現為小兒,而身諸根悉皆具足;現行伎藝醫方咒術文章管用工巧事能,而內先來皆悉靈通;現有病苦,罷了永離諸煩惱患;示現變老,而于先來諸根不壞;示現有死,而未曾有生滅退失。堅意,是名菩薩住首楞嚴三昧精進波羅蜜本事果報。”

  佛告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雖知諸法常是定相,而示眾生諸禪不同;現身住禪化亂心者,而于諸法不見有亂;全部諸法如法性相,以調伏心于禪不動,現諸威儀往來不斷坐臥,而常寂然在于禪定;示同世人有所言說,而常不舍諸禪定相;慈愍眾生入于城邑聚落郡國,而常在定;為欲饒益諸眾生故現有所食,而常在定。其身堅牢猶若金剛,內實不虛不可損壞,其內無有生藏熟藏、巨細便當、臭穢不凈,現有所食而無所入,但為慈愍饒益眾生,于全部處無有過患,現行全部凡夫所行,而實無行已過諸行。

  “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現在閑暇聚落無異,現在居家落發無異,現為白衣而不放逸,現為沙門而不自高,于諸外道落發法中為化眾生而無所落發,不為全部邪見所染,亦不于中謂得清凈,現行全部外道儀法,而不隨順其所行道。堅意,比如導師將諸人眾過險道已還度余人。如是,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隨諸眾生所發道意,若聲聞道、若辟支佛道、若發佛道,隨宜示導令得度已,即復來還度余眾生,是故大士名為導師。比如牢船從于對岸,度無量人令至對岸,至對岸已還度余人。如是,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見諸眾生墮存亡水四流所漂,為欲度脫令得出故,隨其所種善根成果,若見能夠緣覺度者即為現身示涅槃道,若見能夠聲聞度者為說寂滅共入涅槃,首楞嚴三昧力故,還復現生度脫余人,是故大士名為船師。堅意,比如幻師于多眾前,自現身死膖脹爛臭,若火所燒鳥獸所食,于世人前如是現身,得資產已而便還起,以其善能學幻術故。菩薩如是住首楞嚴三昧,為化眾生示現老死,而實無有生老病死。堅意,是名首楞嚴三昧禪波羅蜜本事果報。”

  佛告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修行才智諸根猛利,未曾見有眾生之性,為欲化故說有眾生;不見壽者、命者,說有壽者、命者;不得業性及業報性,而示眾生有業業報;不得存亡諸煩惱性,而說當知見存亡煩惱;不見涅槃,而說至涅槃;不見諸法有不同相,而說諸法有善不善;已能度至無礙智岸,現生欲界而不著欲界,現行色界禪而不著色界,現入無色定而生于色界,現行色界禪而生于欲界,現于欲界而不可欲界行,悉知諸禪及知禪分,安閑皆能入禪出禪,為化眾生隨意所生,全部生處悉能受身;常能成果深妙才智,除斷全部眾生諸行,為化眾生現有所行,而于諸法實無所行,皆已出過全部諸行;久已滅除我我所心,而示現受諸所須物。菩薩成果如是才智,有所施作皆隨才智,而未曾為業果所污。為化眾生示現喑啞,而內實有奇妙梵音。靈通言語經文對岸,不先思量當說何法,隨所至眾所說皆妙,悉能令喜心得鞏固,隨其所應而為說法,而是菩薩才智不減。堅意,比如男女若大若小,隨所持器行詣水所,若泉若池渠河大海,隨器巨細各滿而歸,而此諸水無所削減。如是,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隨所至眾若剎利眾、婆羅門眾、若居士眾、釋眾、梵眾,至是諸眾不加心力,能以善言皆令高興,隨宜所應而為演法,然其智辯無所削減。堅意,是名菩薩住首楞嚴三昧般若波羅蜜本事果報。”

  佛告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眾生見者皆得度脫,有聞姓名,有見威儀,有聞說法,有見默然,而皆得度。堅意,比如大藥樹王名為喜見,有人見者病皆得愈。如是,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眾生見者,貪恚癡病皆得除愈。如大藥王名曰滅除,若斗戰時用以涂鼓,諸被箭射刀矛所傷,得聞鼓聲箭出毒除。如是,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有出名者,貪恚癡箭天然拔出,諸邪見毒皆悉除滅,全部煩惱不復動發。堅意,比如藥樹名為具足,有人用根病得除愈,莖節心皮枝葉花果皆能除愈,若生若干若段段截,悉能除愈眾生諸病。菩薩住首楞嚴三昧,亦復如是,于諸眾生無時不益,常能滅除全部眾患,謂以說法兼行四攝諸波羅蜜,令得度脫。若人供養若不供養、有利無益,而是菩薩皆以法利令得安隱;甚至身死有食肉者,若諸畜生、二足四足及諸鳥獸、人與非人,是諸眾生皆以菩薩戒愿力故,死得生天,常無病痛衰惱諸患。堅意,住首楞嚴三昧菩薩,猶如藥樹。”

  佛告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六波羅蜜世世自知不從他學,舉足下足、入息長進,念念常有六波羅蜜。何以故?堅意,如是菩薩,身皆是法,行皆是法。堅意,比如有王若諸大臣,百千種香搗認為末;若有人來索中一種,不欲余香共相熏雜。堅意,如是百千眾香末中,可得一種不雜余不?”

  “不也,世尊。”

  “堅意,是菩薩以全部波羅蜜熏身心故,于念念中常生六波羅蜜。堅意,菩薩云何于念念中生六波羅蜜?堅意,是菩薩全部悉舍心無貪著,是檀波羅蜜;心善寂滅究竟無惡,是尸波羅蜜;知己盡相于諸塵中而無所傷,是羼提波羅蜜;勤觀擇心知己離相,是毗梨耶波羅蜜;究竟善寂調伏其心,是禪波羅蜜;觀心、知己、靈通心相,是般若波羅蜜。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如是法門念念皆有六波羅蜜。”

  爾時,堅意菩薩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菩薩成果首楞嚴三昧,其所實施難以想象。世尊,若諸菩薩欲行佛行,當學是首楞嚴三昧。何以故?世尊,是菩薩現行全部諸凡夫行,而于其心無貪恚癡。”

  于時,眾中有大梵王名曰成慈,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欲行全部諸凡夫行,當學首楞嚴三昧。何以故?是菩薩現行全部諸凡夫行,而心無有貪恚癡行。”

  佛言:“善哉!善哉!成慈,如汝所說。若菩薩欲行全部諸凡夫行,當學首楞嚴三昧,不念全部諸所學故。”

  堅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欲學首楞嚴三昧,當云何學?”

  佛告堅意:“比如學射先射大準,射大準已學射小準,射小準已次學射的,學射的已次學射杖,學射杖已學射百毛,射百毛已學射十毛,射十毛已學射一毛,射一毛已學射百分毛之一分,能射是已名為善射,隨意不空。是人若欲于夜闇中,所聞音聲若人非人,不必心力射之皆著。如是,堅意,菩薩欲學首楞嚴三昧,先當學愛樂心,學愛樂心已當學深心,學深心已當學大慈,學大慈已當學大悲,學大悲已當學四圣梵行所謂慈善喜舍,學四圣梵行已當學報得最上五一般自隨身,學是通已爾時便能成果六波羅蜜,成果六波羅蜜已便能靈通便當,靈通便當已得住第三和婉忍,住第三和婉忍已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已諸佛授記,諸佛授記已能入第八菩薩地,入第八菩薩地已得諸佛現前三昧,得諸佛現前三昧已常不離見諸佛,常不離見諸佛已能具足全部佛法緣由,具足全部佛法緣由已能起莊重佛土積德行善,能起莊重佛土積德行善已能具生家種姓,能具生家種姓已入胎出世,入胎出世已能具十地,具十地已爾時便得受佛職號,受佛職號已便得全部菩薩三昧,得全部菩薩三昧已然后乃得首楞嚴三昧,得首楞嚴三昧已能為眾生施作佛事,而亦不舍菩薩行法。堅意,菩薩若學如是諸法,則得首楞嚴三昧。菩薩已得首楞嚴三昧,則于諸法無所復學。何以故?先已善學全部法故。比如學射,能射一毛分不復學余。所以者何?先已學故。如是,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于全部法無所復學,全部三昧全部積德行善皆已學故。”

  爾時,堅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欲說譬喻,唯愿聽許。”

  佛言:“便說。”

  “世尊,比如三千大千國際大梵天王,天然普能遍觀三千大千國際不加功力。如是菩薩住首楞嚴三昧,于全部法天然能觀不必功力,又亦能知全部眾生心心所行。”

  佛告堅意:“如汝所說,若菩薩住首楞嚴三昧者,悉知全部諸菩薩法、全部佛法。”

  爾時,會中有天帝釋名持須彌頂,于此三千大千國際最在邊外,白佛言:“世尊,比如住于須彌山頂,悉能睹見全部全國;菩薩如是住首楞嚴三昧,于諸聲聞、辟支佛行及諸全部眾生之行,天然能觀。”

  爾時,堅意菩薩問是持須彌頂釋言:“汝從何許四全國來,住何必彌山頂?”

  是釋報言:“善男人,若有菩薩得首楞嚴三昧,不該問其所住處也。所以者何?如此菩薩全部佛國皆是住處,而不著住處,不得住處,不見住處。”

  堅意問言:“仁者,得是首楞嚴三昧耶?”

  釋言:“是三昧中寧復有得不得相耶?”

  堅意言:“不也。”

  釋言:“善男人,當知菩薩行是三昧,于諸法中都無所得。”

  堅意言:“如汝辯者,必已得是首楞嚴三昧。”

  釋言:“善男人,我不見法有所住處。于全部法無所住者,乃得首楞嚴三昧。善男人,住是三昧則于諸法都無所住,若無所住即無所取,若無所取即無所說。”

  爾時,佛告堅意菩薩:“汝見是持須彌山釋不?”

  “已見,世尊。”

  “堅意,是釋天然隨意,能得首楞嚴三昧。住是三昧,于此三千大千國際諸帝釋宮皆能現身。”

  爾時,此間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若持須彌山釋于諸釋宮能現身者,我于全部帝釋場所,何以不見?”

  爾時,持須彌山釋語此釋言:“憍尸迦,若我今以實身示汝,汝于宮廷不復喜樂。我常至汝所住宮廷,汝不見我。”

  爾時,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我欲見此大士成果妙身。”

  佛言:“憍尸迦,汝欲見耶?”

  “世尊,愿樂欲見。”

  佛語持須彌山釋言:“善男人,汝示此釋實在妙身。”

  彼釋即現實在妙身。爾時,會中其諸釋、梵、護世天王、聲聞、菩薩,不得首楞嚴三昧者,身皆不現猶若聚墨。持須彌山釋身如須彌山王,巨大巍巍光亮遠照。爾時,佛身倍更顯著。

  釋提桓因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今此大士身色清凈殊妙難及!是諸釋、梵、護世天王身皆不現猶如聚墨。世尊,我于須彌山善妙堂上,著釋迦毗楞伽摩尼瓔珞,所以光亮全部天眾身皆不現。我今以此大士光亮身不復現,所著寶瓔珞亦無光色。”

  佛告釋提桓因:“憍尸迦,若此三千大千國際滿中釋迦毗楞伽摩尼珠,更有照明諸天摩尼珠,能令此珠皆不復現。憍尸迦,若此三千大千國際滿中照明諸天摩尼珠,更有金剛明摩尼珠,能令此珠皆不復現。憍尸迦,若此三千大千國際滿中金剛明摩尼珠,更有諸明集摩尼珠,能令此珠皆不復現。憍尸迦,汝見是釋所著諸明集摩尼珠不?”

  “已見,世尊,但為此珠其光猛盛我眼不勝。”

  佛告憍尸迦:“若有菩薩得首楞嚴三昧,或作帝釋,皆著如是摩尼瓔珞。”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